据媒体报道,我空军已经开始使用无人机进行补给、后勤保障,将无人机可谓玩出了花儿,在无人机的使用上,不但让其执行性侦查、打击和中继通信任务,还在使用无人机维持后勤保障。相对于执行打击任务,这样看似没有什么优势,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使用无人机进行保障,实际上的意义不亚于使用无人机执行侦查、打击任务,甚至还要更重要一些,原因很简单,无人机成本低且运输能力并不算差,尤其是在普通的补给任务上。使用无人机进行一部分耗材和给养的运送,既不用动用多少大型运输机,又可以极大地保障官兵的作战能力和状态,这实际上是非常关键的进步。
按照此次曝光的消息来看,无人机在战场补给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但能够进行复杂的运输、投送任务,甚至还能给战士们当“外卖小哥”和“快递员”,两到三架小型无人机就足以满足一个排战士的饮食,而一架大型无人机则能轻松保证一个排战士的起居,只需要10架左右的无人机,就能满足一个连战士的饮食起居需求。有了无人机以后,我军战士在战场上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不但能够睡一个安慰觉,还能享受到热水洗澡等一系列以前只有在驻地才有的保障,极大的提升了野战情况下的作战能力和战士状态,而因为这是军民合作无人机项目的原因,其成本并不高,比起之前派遣官兵辛辛苦苦去送饭不但要方便不少,效率也搞出了很多。
实际上未来我军这种模式的运输任务还会越来越多,首先,通过铁路、水运等运载模式,将大批物资运送到机场、港口和火车站,随后利用运20这种战略运输机,将物资分发到各个主要节点,随后利用运30、运9战术运输机进行进一步的分发,随后利用卡车、无人机等小型装备将物资分发至各部队驻地,最后再使用这种小型无人机达到随时随地进行补给的能力,且补给效率远远高于现在的模式。
这种强大的运输体系实际上是从我国的快递行业衍生而出的一种模式,我国快递已经可以保证在全国任何一个地点内48小时抵达,在紧急情况下甚至可以达到24小时的速度,而这个跨度超过了5000千米,在战场上若是拥有同样的能力,那么我军的后勤保障能力就比发达国家还要快,虽然在战场上没有大量的铁路、海运来保证较低的成本,但因为先进的无人机和各种战术、战略运输机,由空运我军依旧可以轻松弥补这个问题,虽然成本要高出不少,但作战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军民融合是我军战斗力提升的法宝之一,虽然相对国外同类产品,这种模式确实显得略有一些“土”,但对于军队而言自然是作战能力最重要,其他都是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