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种第6代战斗机的外观,可能已经彻底曝光!
这就是欧洲两强法国、德国联合研制的最新型战斗机!
在美国、中国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相继服役,俄罗斯苏-57第五代战斗机项目艰难前行的背景下,欧洲战机强国们似乎多年毫无建树!令人感叹欧洲老牌强国是不是不行了!
但是,打造了经典的幻影战斗机的法国达索宇航(Dassault Aviation)刚刚公布了一段视频,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这一法国和德国联手研发的新一代战斗机,似乎有着明显的第6代战斗机特点,甚至可能超越了F-22、歼20的起点!在这里空军世界网站为您做独家分析:
根据美国媒体商业内幕网特邀专家的分析称,这一视频中出现的法德联合研制战斗机,“目前还不清楚它会是5代或6代战斗机”,笔者作为空军世界站长,认为它的一些第6代战斗机特点非常明显:
这一战斗机设计有明显第6代气动外形!
之所以说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种第6代战斗机设计外形曝光,是因为唯一已经公开提出研制第6代战斗机的国家——美国,还处在各家战机企业切磋初期概念的阶段,甚至尚未进行选型竞争。中国成飞歼20总师杨伟曾在访谈中明确提及研制下一代战斗机的需求,但具体项目与设计细节从未获得证实。
欧洲法德等国家由于资源远不如美国充裕,基本上只能支撑一个设计方案的实施深化,所以这一概念很可能代表着世界上第一种敲定的第6代战斗机的外形与大致结构设计框架!
它有着典型的隐身特征,但与第五代战斗机例如F-22、歼20相比,它去掉了尾翼,这是美国也积极在考虑的一大第6代战斗机设计要点。
将尾翼去掉,将令这一战斗机比第五代战斗机的隐身能力有进一步的突破。虽然会带来极大的气动设计挑战,但隐身能力的回报令美欧各个战机企业都不惜博一把。
笔者认为,该机概念外观显示了一些相关的气动设计细节,包括了S形大三角翼前缘(改善机动性)、二元隐身矢量发动机喷口(在无尾翼布局中对机动性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多段式可动前缘边条与襟翼(实现类似于鸭翼的气动效果,但隐身能力更好)、整体升力机身与翼身融合实现升力最大化、全宽度副翼(改善机动性,但结构上有很大挑战)、有效改善大迎角进气能力的机身气流预压缩外形等等。
必须指出,这一总体布局挑战技术难度非比寻常,无尾翼布局目前只出现在B-2轰炸机、侦察无人机等对高机动飞行要求低的飞机上,必须依靠高度发达的自动化驾驶技术,战斗机还没有任何一种能够做到这一点。
该机进气道没有使用DSI设计,反倒比较类似F-22的结构,这让人有些意外。此外它有两个位于座舱侧面、类似于无线电天线的大面积侧向窗口(下图),可能是先进全向雷达系统或者对地合成孔径成像雷达的天线所在位置。
美国军力分析(Force Analysis)网站首席军事分析师、美国军事智库“战略预测公司”(Stratfor)研究员塔克(Sim Tack)对此指出,从公布的设计概念视频来看,法德联合研制战斗机是双发动机大三角翼战斗机。笔者认为,目前欧洲有较为的战斗机涡扇发动机,再考虑到其在欧洲联合隐身无人机(下图)上的技术积累,以及达索等企业在大三角翼布局上的多年经验,能否在较短的时期研制出具有极为出色机动能力的第6代战斗机,可能是一个五五开的局面。
假如法德最终想要15-20年来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将无法改变与美国顶尖战斗机水平的差距。
法德目前的构想是,在过去一些隐身无人机合作项目的技术基础上,自去年7月启动相关未来战斗机研制计划,最终联手打造一种取代法国达索“飙风”(Rafale)战斗机,还有德国的欧洲联合研制“台风”(Eurofighter Typhoon)战斗机的先进欧洲国家自主战斗机。后两种战斗机均为第四代战斗机,没有突出的隐身能力,被称为落后于美国20年的一代。假如法德真的能在十几年内成功打造第6代战斗机,那么可以一举把与美国的差距缩短到几年之内。
假如法德真能及时研发成功这一先进战斗机,该战斗机将完全超越目前服役的F-22与歼20,压倒美国F-35,自然也完胜困难重重的俄罗斯苏-57战斗机。最大的问题依然是能否在美国、中国第6代战斗机服役时研制成功并交付欧洲国家空军。
此外,笔者认为从该机的概念视频来看,这一欧洲全新设计概念很有可能是一种中型战斗机,介乎于F-35、歼31的大小。它使用双发动机布局,单一台的推力要求低,是较为稳妥但不并具备突破性的设计。也就是说,这一法德联合研制全新战斗机,个头会明显小于F-22、歼20,这将导致在航程等关键指标上逊色不少,但也可能是法德考虑到技术挑战上要稳扎稳打一些,不想过于冒险。
美国第6代战斗机概念
塔克本人的预测是,无论它是5代或6代战斗机,法德有可能要用20年才能研发成功。假如他的推测正确,那么该机可能晚于美国第6代战斗机7-10年服役。
几乎同时,另外两个欧洲强国也宣布联合研制新型战斗机 —— 英国寻求与瑞典合作开发新一代战斗机,英国政府提出希望2020年底前启动这一下一代战斗机项目。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报导,至关重要的空中客车国防宇航公司CEO霍克(Dirk Hoke)表示,欧洲国家应该团结起来,只研制一种全新战斗机。笔者认为,法德、英瑞几乎同时作出相关宣布,有可能是一种谈判伎俩,互相争夺欧洲战斗机研制工作中更大的主导权。历史上欧洲战斗机联合研制项目这类纷争频繁出现,例如法国就是因为不满英德对台风战斗机项目指标的把持,脱离联合项目而独立研制了更适合自己的阵风战斗机。
但是欧洲各个战斗机强国可能已经无法再承受这种内耗,他们负担不起多个战斗机项目。霍克认为两种或更多不同的欧洲战斗机项目,难以实现,只会让欧洲战斗机行业沦为第二流。他认为欧洲战斗机市场继续分裂,将无法与美国等国家竞争。
就连下图中的欧洲联合无人机项目,也还未取得成功量产的阶段性成果。
欧洲目前的3种第四代战斗机,包括达索“阵风”、德国“台风”,还有瑞典萨博(Saab)的“鹰狮”(Gripen)战斗机,在国际市场上有过得去的销售成绩,但与美国战斗机相比就逊色很多,而在中低端无法与中国未来出色的第五代外销战斗机竞争。
也许正是这些原因,令法德两国希望欧洲在其带领下,尽快发展出一种第6代战斗机,实现追赶和反超的目的。
不过,法德、英瑞都面对军费高度紧张、预算一再减少的困难,到底能不能实现这一第6代战斗机的研制,首先还得过“钱”这一关。
作为中国军迷,我们正在见证国家实力迅猛增长、战斗机研制工作获得强大经济科技后盾支持的黄金时代,这与欧洲传统强国的尴尬局面相比,实在是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