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军事 > 中国军情 >

中国自行研制第三代重型通用直升机曝光:可排名世界第三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8-02-07

  近日,航空工业举行举行表彰活动,直升机所的冯胜全型号总设计师获得风云人物奖,据新闻报道,冯胜全与联合设计团队一道, 用3个月完成总体技术方案,用6个月完成详细设计,并在评审中受到专家组好评。最终创造了直升机研制史上难得一见的“当年设计、当年生产、当年首飞”奇迹。军事专家告诉记者,他认为,冯胜全设计的应该是我军新一代大型运输直升机,是在直八大改(被误传为直-18A)陆军型运输直升机进行脱胎换骨的改进后重新设计而成的,目前型号不得而知,有可能因为改进太大,将重新命名,比如直-18或直-28直升机,有意思的是,下面这张图板中的直8宽机身项目和直-8G(高原型)是并行的两个项目,说明在最近露面的所谓“直-18直升机”实际上是直-8G项目,真正的直-18就是直-8宽体机身的新型号,简单讲,直-8G是在AC-313直升机和直-8A直升机的基础上改进的二代半直升机,而直-18宽机身型号是货真价实的三代通用重型直升机,这是有本质区别的,总体上来说,作为13至15吨级直升机,其性能仅次于英意的EH-101和美国的S-92直升机。

  军事专家告诉记者,直8飞机的历史很悠久,是仿制法国的SA321Ja”超黄蜂“直升机,而法国的“超黄蜂”直升机于1963年就试飞成功,我国为了进行首次洲际弹道导弹的试验计划,史称718工程,于1973年从法国购买,1980年的导弹试验重要关键数据舱就是其成功打捞的,我国军方觉得性能不错,1976年进行仿制,而停止了国内自行研制直7直升机,但由于技术力量太过薄弱,1994年才正式定型,由于技术太过老旧,直八直升机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其最新改进型是直8大改(直-8G),主要改进是取消折叠尾翼,旋翼采用复合材料,动力采用了动力加大20%的国产涡轴六改进型。

  在和平时期,陆军对于直8大改的使用基本上是满意的,但是由于直8大改本身设计的限制,还是存在着一些重大缺点,这从直升机所的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出,第一,直8大改直升机机身宽度不够,很多陆军的装备无法直接开进去,例如东风猛士装甲车,就装备我山地步兵部队,其宽度为2.1米,而直8大改内部宽度只有1.9米,就是 1.8米宽的“山猫”ATV、“勇士”吉普都很难开进开出,因此可能加宽到2.4米左右。第二,机体重量过大,机身寿命较短,直-8大改直升机经过加宽以后,如果还采用其金属结构,自身重量将大大加大,而发动机的功率,由于我国航发工业的技术水平,很难短时间内将其提高,因此新设计的直升机在加宽机身的前提下,还要维持重量,飞行速度不变,全部采用复合材料后,甚至比原来还轻,直升机寿命也大大延长,并且飞机的外形也变得特别美观,飞行阻力大大下降,这些都是脱胎换骨的变化。

  在我军米-17直升机机舱内停放的全地形120毫米迫榴炮。

  第三,飞行距离在高原上大大缩短,直8G直升机在高原上飞行,由于空气稀薄,旋翼的升力大大减小,并且要经常翻越高山峻岭,发动机经常处于最大功率状态,这时耗油急剧增加,而直8G只有两个机身外挂油箱设计,不能满足部队需要,例如我军进口俄罗斯的的米-17直升机就自行改装了六个机身外挂副油箱,新设计的直8宽体型号运输直升机增加到了四个机身外挂副油箱。

  第四防弹能力不强,没有采用防坠毁设计,直8G直升机由于其基础原型设计的年代过于老旧,对防坠毁设计设计考虑的并不是很多,而直-18宽机身型号由于采用的复合材料设计,不仅材料更轻,而且抗坠毁性能更好,这是经过美军实战检验得出的结论,直-18宽机身型号的起落架也进行了重新设计,以提高其抗坠毁性,在防弹性能方面,我军甚至要求驾驶舱的防弹性要超过武直十专用武装直升机,并且,外挂副油箱,也采用了类似苏27战斗机机身防弹油箱的设计,即使被炮火导弹命中以后也不会起火爆炸。

    中国军情

    中国自行研制第三代重型通用直升机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