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8日,中国第二艘航空母舰完成首次出海试验任务,返抵大连造船厂码头。图为拖船将航母推向泊位\大公报记者宋伟摄
大公网5月19日讯(记者 马静、宋伟报道)历时五天航程,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完成首次海上试验任务,于18日中午返抵大连造船厂码头。官方发布消息称,多项设备得到进一步测试,达到预期目的。多位军事专家接受大公报採访时表示,首次海试主要进行动力系统、推进系统及其他一些船体的功能性测试,主要测试国产航母的适航性,从目前公布的细节看,此次海试是比较成功的。后续还将会对航母设备及性能进行多次反覆海试,待各项设备和性能完全合格后方会交付军方,该时间在一年左右。”
当日,大连结束连续多日的雾雨天气,海面能见度极高。上午九点,记者在大连造船厂附近看到,海军89号综合保障船官兵挂出国旗和横幅标语,做好迎接航母返回泊地的准备。十时许,国产航母的身影出现在港区外海,由两艘海巡执法艇与数艘拖轮辅助返航。一小时后,航母在港区内完成转弯向泊位驶近,岸上响起礼炮和鞭炮声,航母亦鸣响汽笛数声回应。至中午十二时许,航母返回原泊位停靠。
著名航母专家李杰,军事专家、凤凰卫视评论员宋忠平对大公报表示,从目前公布的视频和照片看,国产航母首次海试算是比较成功的。
高速运行测试锅炉性能
李杰表示,第一次海试主要测试的是航母的动力系统和推进系统。动力系统主要测试的是航母的锅炉,“航母共有8台锅炉,海试会让航母高速和低速运行,高速时会8台锅炉全部开足马力,火力较旺,在这个时候要考验高压高温气体对管道会不会造成损害,同时也要看对锅炉有没有影响,由此测试航母的动力系统。”另一测试的主要系统是推进系统,也就是航母的螺旋桨和轴承是否能经受三天三夜的海上运行。这位专家认为,第一次海试安排五天的时间是合理的。
按功能列表逐项测试
宋忠平表示,国产航母的首次海试也被称为船厂海试,主要对航母的动力系统进行测试,包括船动系统、电子系统、辅助系统等进行相关测试。“首次海试对航母整个舰体的结构也是在进行一次大考,主要考察航空母舰的适航性、动力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实用性。”
宋忠平说,从航母海试曝光细节可以看出,船厂海试由军方人员操控航母,船厂则有大批技术人员参与配合,主要是在现场发现问题、记录问题、解决问题,待返回船厂后进行整改。下一步还会按照功能列表对航母逐项进行测试。“最终要对航空母舰的每一项功能完全测试出来后才会交付军方使用,大概时间为六个月到一年左右,服役后航母还要由军方人员展开多次服役后海试。”
李杰表示,接下来航母还要进行至少要五六次海试,要对导航、航海、机电等系统进行逐项测试。大约要在一年左右时间后才能交付海军使用。
此次航母海试并未见到舰载机的踪迹,也没有看到太多武器装备。宋忠平表示,航母入役前主要进行的是功能测试,交付部队后则主要进行性能测试,届时测试内容将会更加复杂,不仅是对船体船身进行测试,还需要在舰机协同系统、匹配性能、火控系统、指挥控制系统等进行测试。“这些都是航空母舰测试的重头戏。”
下周一航母或再海试
国产航母海试前,辽宁海事局发布103号航行警告,显示5月13日9时至5月18日12时,在黄海北部四点连线海域执行军事任务。事实证明这是国产航母海试的时间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18日,辽宁海事局再发出多个通告,18日至25日在黄海有军事任务,禁止其他船舶驶入。其中,辽航警0107号禁航时间为5月21日12时至24日12时,禁航海域划定范围与国产航母首次海试海域几近重合。
传第二艘国产航母 将亮相船坞
据环球网报道:有台湾媒体16日报道称,大陆首艘国产航母海试之际,第二艘国产航母,也就是大陆第三艘航母即将在船坞出现。文章称,大陆航母中期战略目标是拥有6艘,据传已有3个造船厂展开建造工程。
台媒称,大陆首艘国产航母已开始海试,有消息称“南方某造船厂”里,第二艘国产航母“即将出现在船坞里”。报道称,该航母将採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排水量比之前两艘更大。
或採电磁弹射技术
军事专家宋忠平16日接受《环球时报》採访时表示,解放军武器装备发展规律是“装备一代、研製一代、预研一代”,目前中国的第一艘国产航母已开始海试,这就意味着第二艘国产航母可能完成了研製任务,将会开始建造。而且从时间次序上讲,目前开始建造第三艘航母也是完全正常的。关于第三艘航母的建造进展,宋忠平认为,航母建造的第一步是各个系统的研製与生产加工,该步骤是在各生产厂家完成。第二步是把这些结构件运抵船厂,然后在乾船坞里面或船台上进行组装。从这时开始外界可以看到航母组装的痕迹,并被认为是航母建造的开始,但实际上要早于这个时间。
宋忠平分析认为,第三艘航母应该是在前两艘航母基础上,进行重大升级改造的崭新型号。第三艘航母可能会採用弹射方式、平直甲板。弹射方式很有可能是一步到位使用电磁弹射。此外吨位应该会更大,至少8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