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声音
水不够清 服务项目过于单一
从重庆来昆明出差的唐先生和几个朋友路过码头,询问了价格以后就离开了。“滇池的水质这几年改善了不少,但和一些景区相比并不算清,我觉得坐船游不太值,况且售票处只标明了价格和路线,对于我们外地人来说,根本不了解有什么特色,需要多长时间,服务还有待提高。”
来自成都的朱小姐在海埂公园附近开完会后,选择在湖边的茶座与两个朋友聊天。当被问及是否想坐船游览时,朱小姐表示没有兴趣:“一眼看上去哪儿哪儿都一样,没什么看头,还不如坐在这儿吹吹风。”她的朋友也表示,这里没有“旅游的氛围”,没什么配套设施,也没有水上项目,光是坐坐船实在没什么意思,况且水也不够清。
3年前曾经坐船游览过滇池的黄小姐说,船上风景还不错,但感觉上了船就没什么人管了,就是自己坐船看看风景,不像洱海等地方,有歌舞表演等其他项目。
“以目前的硬件条件来看,滇池客运量在30万人左右根本没问题。但实际上,近几年每年客运量都在20万人次左右,今年随着海埂公园的免费开放,可能会有所上升。”昆明市滇管局滇池地方海事处副处长董金旺说。
很多人都担心,滇池治污初见成效,发展水上观光旅游,是否会导致滇池环境变差?对此,董金旺介绍,依据《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滇池地方海事处从严控制滇池水域航行的电力推进船和其他非燃油机动船只数量,实行严格的准入制,由昆明市滇池行政管理部门审批。滇池的客运船舶实行准入管理,都必须按规定办理《滇池船舶入湖许可证》。
客运公司
增加航线 通往周边湿地县区
记者了解到,目前滇池客运旅游项目相对单一,多以单纯乘船观光为主。其实,对于游客关于水上项目的需求,很多经营者都了然于胸,但受《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的限制,无法开展。“我们前几年就在酝酿,想搞水上飞机和游艇俱乐部等项目,但是没办法做。”李德龙说,搞降落伞也有落入滇池的风险,因此也只能放弃。一些脚踏船、水上单车虽然不会带来污染风险,但在滇池行驶会出现动力不足的情况。对此,李德龙也表示理解,毕竟“滇池治理”才是第一要务,旅游经营必须让位于环保。
目前,滇池共有11个乘船点,其中,草海有5处,外海有6处。草海的5处分别为大观公园2处,海埂大坝3处,其航程主要是往返于大观楼至海埂大坝。滇池外海游船则没有固定航线,主要依据游客需求,在距离码头沿岸500米的水域航行。
“航线太单一了,码头都集中在一起,建议加强滇池周边景区码头的建设。”昆明鑫灿旅游客运有限公司胡经理说,建议开通环湖航线或通往湿地以及其他县区的航线。除大观楼和海埂公园外,如果能在呈贡斗南花卉园区、白鱼口、观音山、郑和公园、晋宁盘龙寺等地建起码头,不仅能丰富航线、增加游览的景点,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为游客提供交通便利,不一定要大老远跑到海埂来坐船。
发展篇
在昆明市航务管理局展示的滇池航线现有规划图中,滇池航运环线和直线一目了然——东西向白鱼口码头直通呈贡,南北向海埂大坝通向晋宁。因为种种原因规划没有如期实现,但随着呈贡新城码头(斗南)选址确定,这项规划又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