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民生报道 >

盐城内环高架,铺就城市空中快速通道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7-01-04

2016年12月30日,一个注定载入盐城城市发展史册的日子!下午2点18分,备受市民关注的市区内环高架快速路网二期工程全线通车。至此,已通车的内环高架快速路达57公里,形成了“一环五射”的路网系统,为大市区交通绘制出一幅新版图,盐城正式迈入“立体交通”时代。

建筑是凝固的乐章,城市是建筑的画卷。仅仅20个月——600天,市区内环高架二期工程从无到有,两万名参建大军科学组织,高效施工;相关部门、单位团结协作,同心合力;广大干部群众胸怀大局,理解支持,成就了路桥建设的“盐城速度”。

齐心协力共筑高架梦

道路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与梦想,承载着老百姓的期盼和希冀。

近年来,我市抢抓“一带一路”、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沿海中心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百姓出行提前迈入“汽车时代”,但出行难问题也随之接踵而至。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从民生需求出发,抢抓机遇,科学决策,果断上马建设内环高架快速路网工程。

市区内环高架快速路网工程是市委市政府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也是我市城市提升“十大工程”之一。已经建成通车总里程57公里,与大市区周围的沈海、盐徐、宁靖盐高速连接。其中,一期工程范公路北段已于2015年9月建成通车。二期工程全程高架长达46公里,呈“一环四射”形式,2015年5月全面开工,2016年12月底实现通车,建有4个大型枢纽、25对上下匝道、6个主辅出入口。

内环高架工程在大市区施工,涉及单位多,地表、地下情况极其复杂,可谓困难重重,任务艰巨。市委、市政府坚定信心,动员各方面力量,凝心聚力办大事,涉及部门、单位既各负其责,又紧密配合。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分别主攻突破,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换位思考,在执行政策,不违反规范程序的前提下,努力照顾方方面面的合理利益诉求,为群众做实事,以心换心,确保“双征”、杆管线迁移工作快速有序推进。

工程建设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极大支持。他们不仅舍小家顾大家,在房屋征收、土地征用方面积极配合,还放眼长远,努力克服施工对生活和出行带来的种种不便,对远道而来的外乡施工企业给予极大的理解和包容。“眼下受点小罪,将来子孙后代就享福了”,沿线许多居民这样告慰自己,也这样说服周围偶有异议的邻居。

市区内环高架二期工程凝聚着全市百姓关注的目光,也是展示建设者拼搏奋斗、争当先锋的大舞台。特别是“党工联建”活动开展中,“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工人先锋号”42面旗帜飘扬高架工地,激励和带动了一大批普通施工人员特别是青年职工,夜以继日、加班加点,不分白天黑夜奋战在一线,展现了高架上的“最美风景”。

在20个月、600天中,通过2万高架工程建设者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市民的共同努力,市区内环高架快速路网二期工程全线通车。高架双向六车道,全线无红绿灯,盐城市区绝大多数居民,出行至环城高速公路出入口的行车时间不超过15分钟,真正体现出入市区快进快出的“盐城速度”。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院长陈洪全教授说,内环高架建成通车,不仅实现了主城区的快速通行,拉大了城市框架,使市区路网格局更加完善合理,大力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位,同时为城市做大做强提供了强力支撑。

科技创新书写新篇章

建设之初,市委、市政府就下达军令状:创省优、争国优,冲刺鲁班奖。“创优靠的是科技创新,内环高架工程大力推广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材料和能源消耗,更提高了工程质量。”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市高架项目管理办主任陈日晓说,“高架从头到脚、从桩基到桥面到附属设施,隐藏着多达23项新技术、4项新工艺、1项新材料。建设过程中,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12项获得全国或母体公司所在省区(直辖市)二等以上奖项。”

民生报道

海南自贸区首批境外非政府组织国际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