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粮的悉数收购入库,夏粮安全存储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记者从我市粮食部门了解到,今年夏收期间吴淞江粮库正式启用,将有1.2万吨夏粮在吴淞江粮库“安家”,这意味着我市粮食安全存储又增添了一个新平台。
为了增强粮食储备能力,缓解我市储备仓库老旧不足等矛盾,吴淞江粮库于2013年3月正式开工,新建散装粮食平仓房10幢,仓容7.58万吨(以小麦计),配套建设立筒仓1800吨,以及烘干房、吸粮房、港池码头等生产设施。项目于去年通过验收。记者了解到,今年夏粮收购中,粮食部门共收购小麦2.3万吨,除在锦溪、千灯、淀山湖、张浦等基层粮库进行储粮外,共有1.2万吨小麦被送入吴淞江粮库进行存储。
吴淞江粮库负责人介绍,吴淞江粮库主要用于我市地方粮食储备以及周边部分粮食的存储。当前入库小麦的除杂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工作人员正在各个仓房内开展粮面平整、薄膜覆盖、粮情检测仪器放置等基础工作。作为我市最新建设落成的新粮库,吴淞江粮库充分运用了现代化的储粮新技术,实施绿色环保储粮。
记者了解到,吴淞江粮库采用了水源热泵节能冷却技术,借助紧邻吴淞江的优势,通过水体交换热量的方式对粮仓进行温度调节。在苏州粮食系统内,吴淞江粮库还是首个引入氮气绿色储粮技术的粮库。和以往熏蒸除虫的方式不同,吴淞江粮库通过自动化装置向仓房输入高浓度的氮气进行粮食缺氧保管。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杀虫效果,而且可有效抑制霉菌繁殖,延缓粮食品质劣变。根据实验,运用氮气储粮出库的粮食色泽好、品质优、保存时间更长,真正实现了绿色储粮。此外,吴淞江粮库还配置了低温烘干机、使用自动仓窗与输送线控制系统等信息化粮库系统,真正实现“作业机械化、控制自动化、储粮绿色化、粮库智能化”。
“管好‘米袋子’,保障粮食安全。”粮食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围绕粮安工程建设试点示范市目标,继续推进我市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产业园建设,加速区镇粮库“退城进郊”,加大与大型国有、外资企业的合作力度,协力推进粮食产业园重点企业工程建设。同时充分发挥县级监管平台功能,整合完善已有信息化资源,实现粮食管理数字化,进一步加大氮气储粮、水源热泵节能低温储粮、自动化控制通风等新技术的应用及推广。与新技术企业、专业院校等合作,开展粮食微波烘干等技术研发,着力提升储粮品质,加快向绿色储粮方向转型,提升我市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