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回顾昆山改革开放历程,从最早的上海“星期天工程师”,到矢志创新、投资兴业的海内外企业家,再到有梦想敢打拼的各方才俊,昆山的每一寸土地都遍布着人才的奋斗足迹,昆山的每一步跨越都凝聚着人才的聪明才智。可以说,昆山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才的创业史。
广开选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昆山集聚了115名国家“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人才,120个省“双创”人才和团队,600多个苏州、昆山市级人才和团队,人才综合竞争力连续5年稳居全省县(市)榜首,呈现出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磅礴之势。
在昆山,人才这个“第一资源”,迸发出无穷活力。
释放“引力”,人才有位有为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7月9日,科技部发布“2017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拟入选对象公示名单,昆山有4人入选: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的刘建国,拟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鲲鹏通讯(昆山)有限公司的王阳等3人,拟入选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用事业引人,让人才有位更有为。但凡人才,最大的愿望是有所成就,最大的顾虑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事业上的成就感是留住人才的关键。
今年2月,我市的苏州普热斯勒先进成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美籍华人安健博士,入选第十四批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2014年,安健在周市镇创办苏州普热斯勒先进成型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结构件热成型生产线研发和热成型零部件生产,今年订单量已超过1亿元。“昆山的创业氛围浓厚,产业基础与产业项目十分匹配,最重要的是政府的全方位指导服务让我感受到了比家乡还浓的亲切感。”安健对昆山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高效的政府服务举措赞赏有加。
人才的风云际会,助推转型创新的风生水起。去年6月,“能讯高能半导体”牵头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专项”立项,争取经费2423万元,这为企业成为第三代半导体行业细分领域全球冠军提供了有益的支撑。“千人计划”专家、苏州能讯高能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乃千说,创新一定要有良好“土壤”,才有可能“冒出”技术领先的企业,“长成”行业领军企业。
“致力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需要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围绕“四个新昆山”建设,进一步发挥好人才工作机制灵活、创新创业生态优越、创业服务体系完善、生活配套环境宜居等优势,强化产业、资本、技术、人才的对接,为海内外优秀人才施展才华、实现价值提供广阔的舞台。
出手“阔绰”,只为“你的成功”
经历了“十年磨一剑”,昆山生物医药产业园集聚创新型企业66家,研发人员700多人,100多个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有了进入产出期的苗头。
业界都知道,小核酸是昆山的“宝贝女儿”。俗话说“女儿要富养”,现在这个“富养的女儿”已经露出了美丽的容颜:全国80%的小核酸服务及科研试剂供应在这里聚集,90%的小核酸原料及药物在这里汇聚,更重要的是,10多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在这里“安家”。
“携重诺以呼,应者云集。”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的成功,得益于昆山对人才和产业出手“阔绰”。比如,打造“1个政策总纲+23个配套细则”的人才政策体系,在吸引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单个人才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团队最高可获得5000万元经费支持;对引进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等顶尖人才的,按“一事一议”给予最高1亿元支持。同时,综合运用“精品公寓”“购房券”“教育券”“医疗金卡”“赴沪就医绿色通道”和商业医疗保险资助等多种途径,不断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
再如,推出高质量发展“3015”财政扶持政策体系,市和区镇两级财政每年投入超30亿元资金,重点用于产业提升、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营商环境等方面;建立15亿元规模的专项资金池,重点支持顶级科创产业项目和高峰人才工程两大领域。同时,在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设立5亿元规模的综合风险资金池、总规模6亿元的市场化创业投资基金,扩大国有担保公司资本金规模至10亿元,惠及更多中小企业。
“人才在哪里,硅谷就在哪里。”昆山出手“阔绰”,就是要让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与当地产业相结合,产生新的发展动能,形成新的发展引擎,让经济增长的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当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36.3万人,人才贡献率达49.3%。
塑造“样板”,打造“策源地”“首选地”
“不求人才为我所有,只求人才为我所用。”这是昆山人才工作的特色。
作为我国进入OLED领域最早的企业之一,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在柔性技术及产品开发水平上与世界同步,率先实现了柔性产品的量产。最新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维信诺”OLED面板出货量大幅提升,同比增长425%,稳居全国第一、跻身全球前三。
昆山创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谭方平,五年建成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制造领域的国内领军型企业;国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合作建立江苏省院士工作站,相继开展辐照、医用、雷达用大功率速调管的研发。
无论是勇闯创新“无人区”的维信诺,还是借智登高、顺势崛起的创驰科技、国力电子,他们有着共同的特质,就是“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这是昆山人才工作的缩影,紧紧抓住“用才”这个核心,让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前不久,省政府原则通过昆山城市总体规划,昆山是全省第一个2035版总规获得通过的城市,将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城市新征程。实现这个宏伟蓝图,关键要靠创新,核心在于人才。昆山将抢抓长三角高质量发展一体化机遇,做好对接融入上海文章,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在全国率先建成具有县域特点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
功以才立,业由才广。昆山还将围绕“6+3+1”创新激励政策体系,加强政策集成,全力打造创新活力旺盛、生态优越的“热带雨林”。同时,高标准建设一站式科创与人才服务中心,今后,凡政策、科技、人才、金融、项目、产学研对接等常规服务,以及教育医疗、住房补贴、厂房租赁、法律咨询等特色服务全部集中办、一站式。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2018中国昆山创业周·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昆山专场活动大幕开启,昆山诚邀海外各界精英和有识之士,走进昆山、了解昆山、融入昆山,挥洒智慧、携手共进、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