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昆山改革开放历程,我们从自费开发起步,走出了一条以“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精神为强大动力的“昆山之路”,有血有肉、有泪有笑。当前,昆山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前进的道路依然铺满荆棘,更需要与时俱进传承、弘扬“昆山之路”精神,再现激情燃烧年代。
再现激情燃烧年代,要在更高层次和领域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上的“破冰”,就没有行动上的“突围”。对时下的我们而言,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要解决“自认为思想已经很解放”的心态。不可否认,我们在产业、生态、人文和民生等方面的观念、理念和眼界上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如果沾沾自喜于这种一时的超前,就会让思维固化,裹足不前。解放思想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要起而寻策。因此,要坚持问题导向,深挖解放思想的盲区,在更高层次和领域上让脑洞大开、眼界更宽、理念更新。
再现激情燃烧年代,要充分激活传承下来的“昆山之路”基因。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吴克铨为代表的昆山创业者们就是靠着“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难万险”的精神,创造了惊人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他们“面对困难有豪情、面对事业有激情、面对工作有热情”。然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创新意识还不够强、改革胆识还不够、把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改革开放再出发,需要激活“昆山之路”基因,激发干部群众内生动力,有为之一振的自豪感、使命感。
再现激情燃烧年代,要多一点干事创业的情怀和使命。昆山开发区管委会原主任宣炳龙曾讲过这样的故事:在引进江苏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时,审批异常复杂。
他带领招商人员一趟一趟跑南京,整整跑了102趟。忆及这段难忘的历程,宣炳龙说,当时并不觉得苦,大家都充满了火热的激情,只觉得有使不完的劲、想不完的事。为什么会有“使不完的劲、想不完的事”?因为昆山创业者们心中充满了干事创业的情怀和使命,总想通过他们那代人的努力,为昆山创造更好的发展基础。进入新时代,平台高、基础好,但发展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只有身怀干事创业的情怀和使命,才有前行的动力,才能再现激情燃烧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