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8月1日,昆山市委书记、市长杜小刚率各区镇、相关部门负责人赴日本开展经贸交流活动。在日期间,签约产业投资项目28个,计划总投资约116亿元。昆山市人民政府与日中经济协会签订合作备忘录,建立长久合作关系。市商务局等区镇、部门与12家专业机构签订委托合作协议,开展经贸合作活动。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反响热烈。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公使宋耀明说:“看得出来,昆山前期准备工作很到位,招商活动规模大、专业性强,还有很多互动,让所有的嘉宾和日本客商很快认识了昆山,甚至爱上了昆山。我相信,通过这次交流活动,一定会吸引更多的日本企业去昆山投资兴业。”
打开大门
先人一步“走出去”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日本与中国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其中,经济贸易交流更是至关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7月,中国昆山市委书记、市长杜小刚先生一行赴日访问,并在东京举办经济贸易交流活动……”这是日本“企业魂”电视栏目对昆山日本招商活动的报道。报道中说,通过这次交流会,更加期待未来日本与昆山市能有更深的交流,开展更多合作。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扩大开放,昆山的“国际情怀”由来已久。1984年,昆山迎来第一家日资企业——苏旺你有限公司,这也是江苏省首家外资企业。此次,昆山开启“全球招商”,在日本招商取得丰硕成果,在走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上又先人一步,站在了“扩大开放”的时代前沿。澎湃新闻就以《昆山市委书记率团赴日招商,把扩大开放作为新一轮赶超战略》为题,对昆山日本招商活动进行了报道。
新华报业集团“交汇点”也多次发文,报道昆山在日本的招商情况。“昆山是开放型经济城市,从‘农转工’‘内转外’‘散转聚’到‘低转高’‘大转强’,‘昆山之路’上时时处处凝刻着开放的烙印。现在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昆山又率先行动。”《新华日报》记者文笔之中充满浓郁时代感。
脑洞大开
比学赶超“取真经”
“为期4天的昆山赴日经贸招商活动,昆山市委书记、市长杜小刚带队,各区镇板块联动,凝结成一股‘取经’大潮,此举在全国同级别城市中并不多见。”《苏州日报》记者表示。
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昆山人“思想解放再解放、观念转变再转变”,闯出了一条“昆山之路”。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发展坐标系上,昆山人更是将解放思想作为发展永恒的主题,让比学赶超成为永恒的追求,在对标看齐、跨越赶超上下功夫,向先进城市学,更将“取经”的脚步迈向了日本。“日本的电子、机械产品以及创新研发冠领全球,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技术强、效益高、能耗低、品牌响’的日本企业,是昆山学习的榜样。”《新华日报》记者说。
“此次‘取经’成果丰硕,昆山实现了全方位对接。从科技、教育、文化、经贸、人才培训等方面,该市各区镇、各部门纷纷与日本优质项目签约,项目之多、金额之巨、范围之广令人振奋。”《苏州日报》记者说。日本媒体“共同通信”报道:作为“上海与南京的经济走廊”、与上海毗邻的昆山市,秉持着“开放、融合、创新、卓越”的城市精神,成为中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城市之一,构筑了“昆山发展模式”。 截至今年6月,进入昆山市的牧田、东芝、丰田、日本精工、东京电子等400家日本企业,总投资额正在朝着46亿美元迈进。
创新引领
“科创之城”愿景现
“立足全球视野,对接全球优质项目、科技、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是本次赴日本招商的‘应有之义’。”澎湃新闻报道中这样写道。高质量发展是这个时代的鲜明主题。当前,昆山正奋力走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昆山之路”,做好高质量发展榜样。如今,昆山正全力建设具备县域特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日本TBS频道在报道中提出:昆山是一座正在崛起的“科创之城”,集结了最尖端的制造技术,已有丰田集团、川崎重工等日本企业进驻昆山。热诚欢迎日本科技界、产业界的有识之士把握新机遇、谋划新布局、开拓新市场,携手昆山不断深化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投资合作,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昆山一直有自己的‘汽车梦’,期待能和丰田汽车携手生产一流汽车。”杜小刚在日本招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道出了昆山“厚积薄发”的自信,更表达了对科技新领域的渴望。《苏州日报》认为,此次昆山日本“取经”加深创新底色,为昆山打造“科创之城”提供了有力抓手。“通过参观日本企业,一流技术、一流管理和一流产品为昆山打造‘科创之城’勾勒出了新愿景。”《苏州日报》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