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民生报道 >

自豪,我的昆山!上半年干得漂亮!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8-08-07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做好高质量发展榜样”为目标,以“建设现代化大城市”为定位,大力实施十八项三年提升工程,奋力推动昆山发展“全新一跃”。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做好高质量发展榜样”为目标,以“建设现代化大城市”为定位,大力实施十八项三年提升工程,奋力推动昆山发展“全新一跃”。

“第一昆山”综合报道,从提振干部精气神、推进高质量发展、做优做美城市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方面,总结上半年昆山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喜人成就,喜迎明天即将召开的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

- 1 -激发干事激情、凝聚强大合力推动昆山发展“全新一跃”

打开思想“阀门”, 激活“一池春水”

昆山过去的快速发展,靠的是解放思想;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更离不开解放思想。今年以来,全市高标准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思想大解放之勇争高质量发展之先。

5月5日,淀山湖镇红星村农机仓库内,一场“辣味”十足的对话展开。现场群众代表接连抛出“散乱污”企业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痛点问题,相关负责人诚恳回答,不仅给出解决路线图,而且还明确完成时间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上的“破冰”,就没有行动上的“突围”。提议开办《民情面对面》节目的正是市委书记、市长杜小刚,他要求各级干部都要直面老百姓提出的问题,听民声、察民情、解民意,用老百姓提出的问题来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解放思想、转变作风、真抓实干,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来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

“显功”“潜功”兼修,推动昆山“全新一跃”

如同产业转型升级,一个地区发展迅速、一项工作成效明显,都有着长期打下的“底子”、默默无闻的“潜功”。

昆山制定和实施十八项三年提升工程,加快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奋力推动昆山发展“全新一跃”。

昆山从春天里出发,全力推进“美丽昆山”建设三年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宜居宜业水平,实现城乡建设、环境提升、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多赢”。

更重要的是,昆山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抓起,实打实地改善生活环境、提高民生质量、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2 -高质量发展赢得“开门红”

 

“稳”字当头,高质量项目夯实发展“底盘”

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稳”是今年以来我市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其中反映工业经济运行的工业用电同比增长7.4%,印证着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态势。

今年3月,总投资超100亿美元的中科院安全可控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启动建设,昆山完善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产业链,预计今年将实现产值240亿元。

日前,我市在东京举办“科创之城”中国昆山(东京)产业投资推介会,以开放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天,签约产业投资项目28个,计划总投资约116亿元。

上半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8.2亿元,增长10.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85.8亿元,占比93.7%;区镇收入齐头并进,9个区镇实现两位数增幅。

“新”字优先,传统产业走出路径依赖

不改变旧的产业结构,就无法登上高质量发展的巨轮。昆山狠抓一批高端项目、一批专家团队、一批创新载体,全力打造光电、半导体、小核酸及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四大高端产业。

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在柔性技术及产品开发水平上与世界同步,上半年OLED面板出货量大幅提升,稳居全国第一。

从全市层面来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7.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4.55件。

今年7月,昆山创业周期间,21场特色活动接续开展,昆山放眼全球广纳英才,出台一系列人才发展改革事项、激励政策和服务举措,构建了更加优越、更有磁力的创新创业生态。

目前,昆山集聚了115名国家“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人才、120个省“双创”人才团队、600多个苏州和昆山市级人才、团队。

“融”字发力,构筑开放发展新优势

6月15日,2018昆山融入上海合作发展推介会举行,昆山市、嘉定区、青浦区、松江区和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虹桥商务区“4+2”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践联盟成立,66个合作项目签约落地。

5月21日,苏州市与上海市嘉定区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构建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半个月后,苏州市与上海市青浦区签订区域联动发展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青浦区与昆山市、吴江区在规划布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开展战略协作。

昆山更加积极有为对接上海、融入上海、服务上海,构筑起开放发展新优势,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6.27亿美元,同比增长9%。据昆山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市实现进出口总值2577.8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1.9%。其中,进出口值前10位企业(集团)实现进出口值1326.9亿元,7家为生产型企业。

- 3 -守护绿水青山 擦亮幸福底色昆山城乡环境展现新面貌

4月15日,2018海峡两岸(昆山)马拉松赛举行,6000名选手在春光里奔跑,一路风光,尽收眼底。今年以来,一系列重大活动、重要赛事“登陆”昆山,让更多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活力与激情。

前不久,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我市2035版城市规划,昆山成为第一家审议通过的城市。回眸上半年,我市突出精细精致,注重标本兼治,城乡环境展现新面貌,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路一街的变化让人喜悦,“美丽昆山”新画卷渐次展开。

一道绿廊连城乡

近年来,昆山坚守绿色发展理念,通过中心绿化景观增量提质、中环闲置地覆绿等具体举措,让“绿”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主色调,成为这座城市永不褪色的风景。今年上半年,我市实施闲置地覆绿201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近300万平方米。同时,通过开展“三沿一线”环境整治,清理非法侵占土地130万平方米,取缔非法码头120余家。

绿色长廊连接城乡,乡村建筑风格也融进发展主色调。我市出台《农村房屋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农房翻建有了统一标准。

绿色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优美的生态环境为昆山带来更多机遇,根据《推进“全域旅游”建设三年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将打造最具江南水乡特质的国际文化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立起环境治理“标尺”

注重“标本兼治”,我市在生态保护领域推出诸多创新举措。深入开展“263”专项行动,175条断面达标重点河道控源截污工程全面实施,46条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全部开工,垃圾分类处置等工作有序开展。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AQI达标天数比例达71.8%,越来越多的“昆山蓝”屡屡刷屏,映射着我市在环境治理方面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效。

有“颜值”更有“气质”

在昆山,全民齐谱文明曲,城市的民生温度和幸福底色可触可感。今年初,中央文明办确定391个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昆山榜上有名。

今年以来,我市先后积极启动“昆山市民文明12条”专项行动,将文明之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相关部门制作《修身立德——昆山市民文明12条》口袋书、《“昆山人家·崇德尚善”2018年昆山市民手册》,向全市200多个小区10万户家庭派送,一件小事、一个细节,都彰显出城市的文明。

因为创建,文明逐渐内化为城市发展的基因。

- 4 -力补民生短板,让高质量发展更有“温度”

 

今年上半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以及一批高品质民生实事工程的加快实施,昆山百姓共享着改革发展的成果,每个人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拥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聚焦富民,拓宽增收渠道

近年来,我市精心描绘着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美丽图景。

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文化优势与旅游资源,积极做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文章,阳澄湖大闸蟹、巴城葡萄、淀山湖黄桃等地产特色农产品借着互联网广销全国,打响品牌,卖出好价钱;

淀山湖镇六如墩村、张浦镇姜里村、周庄镇三珠浜村等村庄自然禀赋优越、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优厚,吸引了一批批游客纷至沓来,民宿经济、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为农民收入增添了新的增长点。

以强村带动民富是我市富民增收的重要路径。制定和出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为城乡融合、乡村振兴锁定了目标,绘就了一张具体化、可操作、能实现的强村富民路线图。

精准帮扶,不落一户一人

我市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实施意见》,将原来各项医疗救助进行整合,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慈善款救助“四位一体”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效减轻大病、重病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后顾之忧。

包括医疗救助在内,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精准帮扶力度,在医疗救助、就业帮扶、住房保障、社会帮扶等方面细化措施。同时,借助精准帮扶信息平台,工作人员对困难家庭基本情况、救助帮扶情况和个性化需求了如指掌。

力补短板,“难点”变“支点”

今年以来,我市不遗余力,大手笔、高强度推进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事业发展。其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快推进锦溪高中、周市高中、巴城高中等学校规划建设;

加快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推进居家养老、日间照料、短期托养、特需老人基本养老服务全覆盖;

按照医院综合体理念,探索以功能强化提升医疗水平、以商业补充改善就医感受的医院运行新模式。

近年来,昆山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长期保持在80%左右,从医疗、养老、教育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让民生“难点”成为撬动社会进步的“支点”,努力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今年,

昆山以“稳”的格局、“新”的活力、“好”的势头,

出色跑好“上半程”,

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更加巩固。

让我们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为推动昆山发展“全新一跃”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民生报道

    曹路宝到滨海脱贫攻坚联系点专题调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