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从29日召开的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江苏省“三线一单”编制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我省已基本完成“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编制工作,进一步优化我省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确保发展不超载、底线不突破。
按照生态保护红线陆海统筹的要求,我省形成生态保护红线“一张图”,划定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18150.34平方公里,占全省陆海统筹国土总面积的13.14%。在环境质量底线划定上,全省共划定水环境优先保护区103个,重点管控区154个,一般管控区72个,其中,重点管控区面积占比最大,达73.1%。全省共划定大气管控区167个,其中重点管控区面积占比最大,为50.82%。全省初步划定土壤重点管控区126块,总面积405.9527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0.38%。
在“三线”基础上我省划定管控单元,制订环境准入清单。全省共划定 4638个环境管控单元,其中,沿海、沿江、环太湖区域10个设区市实行高精度管控,最小管控单元划至乡镇街道以下,实现要素空间全覆盖、不留白。同时,我省初步建成“三线一单”信息平台,通过统一的数据底图、统一的传输网络,实现全省行政边界、生态保护红线等数据省市县三级共享,地市细化的管控单元数据可即时同步更新。
在满足生态环境部“三线一单”数据共享要求的基础上,我省先后开发了三个应用模块: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模块,进一步加强环评审批校核;通过行业准入分析模块,有效识别各行业新建项目在省内允许落地的区域;通过产业布局分析模块,深度分析现有污染源及行业分布情况,为全省经济布局优化调整提供决策支撑。
在编制“三线一单”的过程中,我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江苏特色。我省立足省情实际开展自选动作,编制长江岸线专题,以沿江1公里为纵深,划定长江岸线优先、重点和一般管控区,结合我省岸线利用现状和沿江港口布局规划,提出合理的调整建议。(许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