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民生报道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让群众舒心,给企业松绑——“放管服”

来源: 南通要闻 发布时间:2018-12-06

 上个月,南通在江苏省内率先对“奇葩证明”出手,12个市级部门共64个市本级证明事项被取消。这项“减证便民”举措,是南通“放管服”改革带给企业群众的又一个“政策大礼包”。发展新常态下,全面深化改革正成为中国经济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南通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仅让群众舒了心,给企业松了绑,更让市场释放出巨大活力。

 

图片4.png

(南通在江苏省内率先对“奇葩证明”出手,12个市级部门共64个市本级证明事项被取消)

 

  紧扣群众需要,做实“网上办”

 

  在南通市政务服务大厅,南通金祥龙贸易有限公司老板陆军正在自助机上打发票。他指指税务窗口说:“过去那边人挤人,现在很多事可以网上办,窗口不挤了。我离得近,才来打发票,要是远,发票可以快递。”

 

  随着审批事项“网上办”,南通市政务服务大厅税务窗口减半,工作人员从前台转至后台处理中心、呼叫中心。

 

  据介绍,除因保密规定或法律要求不能上网的,该市1076项审批事项可网上办理,占所有审批服务事项的94%。去年南通审批服务事项的网上办件率,提升到64.5%。

 

图片5.png

(南通市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大厅)

 

  南通去年办件量超过1000件的事项,仅占总事项的4.8%。因此,该市既推动事项“应上尽上”,又紧扣群众需要,做实热门事项的“不见面”。据了解,“临时禁区通行证”和“三超证”办件占比高,每月办两万多件。原来运输企业、个体经营户要专程到大厅办证,花上半天不奇怪,现在通过“民生警务”APP,几分钟就能完成申请。后台审核通过后,将“电子许可证”推送到申请人手机里,申请人凭该证通行。

 

图片6.png

(民生警务APP)

 

  通过标准化,使线上审批各层级顺畅联通,促线上线下规范审批,是南通深化“不见面”的重要措施。南通围绕“不见面”要求,升级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形成1165项政务服务标准,实现事项、清单、指南标准化。

 

  “一枚印章”管,审批大提速 

 

  “不见面审批”,其内涵除了“网上办”,还包括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等。群众叫好、企业点赞的“不见面审批”,其背后是政府的自我革命。2015年8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起步早的南通,在全国设区市中率先依法设立行政审批局,全市9个县(市、区)同步设立行政审批局,启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

 

  投资建设和市场准入两大领域的审批事项,从原主管部门剥离,集中交由行政审批局审批。主管部门负责“管”——投入制定标准、政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这种制度设计,直指审批时间长、中介服务多、盖章多、收费多、材料多等社会“痛点”,阻力再大,也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下去。

 

图片7.png

 

  在南通市本级,上述两大领域的审批主体由15个变为1个,审批处室由26个减至4个,审批人员由134名精简为43名,审批节点减掉411个。审批流程再造,申报资料经由网上平台在审批局内部共享、流转,使得审批效率大大提高。

 

  2016年5月,李克强总理肯定南通“一枚印章管到底”的改革实践。省编办审改处处长李军国介绍,至去年底全省有5个设区市、17个县(市、区)、27个开发区成立行政审批局,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在13个设区市落地。

 

  除集中审批,南通还先后推出代办帮办、网上联合审图、预审服务、区域能评环评等配套措施。多措并举,该市一般工业建设项目审批,从立项到施工许可30个工作日内办结渐成常态,较“50个工作日”的省定标准提速40%。

 

  打通信息孤岛,深化“不见面”

 

  “不见面审批”如何持续深入?除了体制机制革新,南通还将数据体系作为重要支撑。

 

  南通市明确提出“打造智能化政务,建设服务型政府”,“不见面审批”是工作重点之一。南通将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底层架构,创新政府服务方式,提高审批、监管、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努力建设公开、高效、便捷的服务型政府。

 

  南通已成立全省首家大数据管理局,其使命是加快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打通信息孤岛。具体而言,一是“打底”,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数据,建好基础数据库;二是“对外”,开发面向群众、包含审批服务的“南通百通”APP;三是建立市级政务信息系统共享交换平台和审批执法服务监管平台。涉及政务服务和“放管服”改革的部门数据,今后都通过政务信息系统共享交换平台共享,审批执法服务监管平台上,市县两级联动审批,审批、执法、服务和监管数据将全部留痕。

 

图片9.png

(南通百通APP于上月正式上线,政务服务网上办)

 

  “28个省份、350余批次考察组到南通交流,推动我们把工作做得更深入。”据了解,南通市将继续紧抓重点领域,在流程优化、全城通办、拓展延伸上发力。接下来,南通市将主要围绕“三个瞄准”下功夫。一是瞄准“3550”改革常态化,推动营商环境更优;二是瞄准“不见面审批”标准化,在扩面拓展上更深地落实;三是瞄准政务服务智能化,在推送一网通办上下功夫,打造“不见面审批、零缺陷服务、精准化监管”的升级版南通“放管服”改革。(薛猛 陈滇 通轩)

    民生报道

    首届江南文脉论坛精彩落幕,组委会

    资讯排行

    1. 探访葡式蛋挞百年老店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