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匠名片
龚久东,昆山工匠,昆山市青年岗位能手,捷安特(昆山)有限公司昆山分公司维修组装自行车首席技师、高级技师,曾获全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装配技能竞赛自行车组冠军、全国轻工行业技术能手、第十三届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他说:“众多人到昆山打拼、追梦,我只是其中一个。近20年来,昆山成了我成长的舞台,也成为我追求幸福的家园。”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神永不过时,了解龚久东的人都有这样的切身感受。
在昆山,在工厂流水线上忙碌的普通工人有千千万万,他们挥洒青春和汗水,追求幸福和美好;他们双手拧紧的每一个螺丝、组装的每一个产品、写出的每一个代码、开发的每一项技术,都是昆山产业大厦的组成部分。
龚久东只是他们中普普通通的一员,而善于学习的他却抓住产业发展带来的成长机会,从自行车技术的“门外汉”成长为“行家里手”,并被公司任命负责市区7家店面的经营工作。
在捷安特昆山分公司最大的一家实体店面,龚久东不知道组装、维修过多少辆自行车,不知道服务过多少消费者。“中国是自行车大国,但是从15年前开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方式的改变,自行车从原来的代步工具变成了休闲运动品。因此,自行车产业也逐步向高端化、精品化转型。捷安特公司进驻昆山后得到快速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龚久东在自行车行业摸爬滚打近20年,对行业发展有了自己的认识。他认为,在产业发展趋势下,作为一名技术工,应该刻苦努力学习专业技能,持续提升文化素养,进而增强工作能力,融入发展新格局。
刚刚来到昆山时,龚久东的第一个岗位是好孩子公司的包装工。“当时,每天的工作都是定量的,我动手快,干完一天的工作后,常会多观察、多帮忙,渐渐地就对自行车组装产生了兴趣,也掌握了一些基础的技能。”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龚久东展现出了勤奋好学、善学善用、动手能力强等优秀品质。后来,他被分派到生产线,从普通操作工成长为领班、组长。
2005年,龚久东进入捷安特公司,并被分派到销售一线。与在生产线上工作不同,在销售端工作面对的不是一个个工段,而是终端消费者,所以需要掌握全面的自行车组装技术。“必须要做到全能,组装、检测、维修等技能都要掌握。拿来一堆自行车零部件,要很快交给消费者一个可用的成品。”龚久东进入捷安特后,面对日益更新的产品技术以及更高端的自行车产品,他更加深知学习的重要性,自学了各类品牌自行车的传动系统组装、维修及保养,熟知每一个品牌的文化底蕴及传动系统性能的优缺点。他说,操作轻便简单的电子传动系统很快被行业和自行车爱好者所接受,但是技术维修总是存在空白。为此,他专心研究电子传动系统的维修办法,遇到问题常常跟同事一起研讨,共同成长。
在一次全国高级车培训中,由于新产品变速和刹车内线是采用车架管内的走线方法,在穿线芯时需用一块强力磁铁隔着车架管壁把线芯从管内导出来。然而,因为出线孔位置有线管的止栓装置,导致内线在这个地方穿过非常费时。后来,在龚久东带领下,经过不断研究和实验,发现在拆除线芯时先穿入一根塑料导管,再组装时线芯直接从导管内穿出就能大大提高效率。再后来,公司改进生产工艺,直接在车架内预先埋好导线管,大大节省了后续装配和维修中的工时。
龚久东的技术水平得到高度认可,因此被公司派出参加各种行业技能大赛,并频频夺得大奖。随着理论水平、技术技能的提升,龚久东对自行车骑行文化也表现出特别的喜爱。在龚久东提议下,捷安特昆山分公司于2013年成立了昆山最受骑友欢迎的自行车俱乐部,而龚久东成了俱乐部最受欢迎的队长。在他的带领下,队友们一起踏遍昆山每个角落。他们边骑行边旅游,约定每年至少有一次长途骑行。这几年在环江浙沪、环成都、骑西藏骑行中,龚久东每次都写下自己的心得,记录了他对低碳生活理念的追求和扩大影响力的探索。
每一条产线、每一个岗位都是成长的舞台,龚久东的成长历程展现出一种朴素的奋斗精神,那就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