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旭东主持召开科创载体建设工作推进会,对加快产业科创中心建设进行再推进、再部署、再落实。周旭东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市委全会和市两会部署要求,牢固树立“昆山就是产业科创中心、产业科创中心就是昆山”的理念,进一步提高认识、落实措施、分类推进、加强考核,在全市迅速掀起科创载体建设热潮。市领导杨帆、徐敏中、宋德强参加推进会。
2019年是昆山产业科创中心建设实质性推进的第一年。对照“三个一百万”的目标任务,全市今年将新增科创载体空间15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夏驾河科创走廊启用55万平方米,阳澄湖科技园启动新建80万平方米,花桥国际创新港新增30万平方米。在听取我市科创载体建设、传统园区转型、科创产业用地等方面的情况汇报后,周旭东指出,建设产业科创中心、打造科创之城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各区镇、各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特别是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严峻形势下,必须深刻认识到科创载体建设是昆山打造产业科创中心的必然要求,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大力集聚各类创新要素,营造有声有势、有声有色的人才科创氛围。
周旭东指出,要落实举措,强化执行力,形成推进产业科创中心建设的强大合力。各区镇要注重规划引领,结合自身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做好空间布局;要完善要素支撑体系,创业投资、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等要素与科创载体建设同步推进,形成协同配合的体制机制;要重视科技招商,加强对科技招商规律的分析和研判,打造一支专业科技招商队伍;要突出产城融合,深刻把握“城市-人才-产业”之间科学严谨的逻辑关系,统筹抓好城市建设和科创之城建设,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成建制引进科研院所,着力打造高品质、宜居型、品牌型的城市;要强化国有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主动参与“一廊一园一港”建设、传统工业区向科创产业园转型等重点工作,形成国资带动、民营跟进的发展态势;要探索新路径、新办法,借鉴先进做法,创新思路举措,形成具有昆山特色的科创园区建设经验。
周旭东强调,要更加注重分类推进。“一廊一园一港”建设要明确各自定位,一马当先,齐头并进,快出成果、快出形象、快出精品。各镇要充分结合企业、产业及区域发展实际,你追我赶、各展所长,不等不靠、不推不躲,下定决心盘活低效资产,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腾出更多空间。要强化考核,逐项分解落实指标,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加快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迅速掀起推进产业科创中心建设的热潮,为昆山加快推进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建设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