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之际,群贤毕至。2019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昆山专场活动·中国昆山创业周燃爆“科创之城”:700多位高层次人才齐聚一堂,共话科创、共商合作、共谋发展;1场开幕式、12个专场活动、11个分会场活动接续开展,18个院士项目签约、200多个科创项目落地,助推各类创新创业要素加速向昆山汇聚。
创业周虽然时间不长,但创新创业永远在路上,更多“梦想照进现实”的故事在酝酿。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昆山以广阔的胸怀、开放的姿态、饱满的热情,诚邀全球英才走进昆山、选择昆山、融入昆山,书写人才科创的“时代答卷”。
■ 顺大势:在更大格局中寻求协同发展之道
“昆山占地面积虽不大,但发展格局很大。特别是昆山提出‘自转围绕公转’的理念,勇于全面参与国家战略,为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中国科学院欧阳自远院士深情寄语昆山。他说:“举全市之力建设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昆山的大担当、大情怀,难能可贵!市委、市政府有如此的前瞻眼光和责任担当,这是昆山的幸运和福气!”
融入国家战略,体现昆山担当。昆山主动服务和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在更大的格局中积极对接资源、寻求协同发展。
昆山“一带一路”科技产业园启动建设,将由点到面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内涵,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努力做好技术攻关“超链接”,打造国际合作“主战场”;长三角·粤港澳共创昆山云孵化联盟揭牌,此举将有力促进昆山与两大区域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方面的“三链联动”;“长三角-昆山”产业协同创新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座谈会召开,为昆山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协同创新、技术转移转化等方面建言献策。
弈棋落子,首重布局。昆山用好创业周,拓宽人才科创的半径。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所说,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信息时代向智能时代转换,昆山要戴好“望远镜”,防止“近视眼”,以长远眼光扶持人才科创发展,推动昆山高质量发展。
创业周期间,我市以产业科创中心建设为主线,以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为主旋律,举办12场专题活动和11场分会场活动,向全世界展现出昆山“新潮澎湃”的经济潜力、海纳百川的气度胸襟。
■ 集众智:精准“滴灌”涵养创新创业生态
对于人才来说,选择一座“对”的城市至关重要。在昆山,小到出行交通、项目申报,大到平台搭建、政策出台,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尊重人才、服务人才的真心诚意。
昆山星谕传感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杨昆云是个地地道道的“追梦人”。拥有中、美两国双博士学位的他从事激光应用研究近2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次参加昆山科创项目路演之后,花桥科育中心的负责人与他进行了热情商谈。令杨昆云感动的是,尽管还未签约,但对方已经为自己的团队辟出专门办公用房,安装好各种办公设施,同时,配备了专业招商服务团队,提供税务申报、法律咨询、注册、知识产权等“一条龙”服务。
昆山的诚意和专业打动了杨昆云,他领衔的星谕传感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即将成立。在昆山,像杨昆云这样的创业精英还有很多。在创新创业热潮中,昆山尤其注意到,扶持政策不能“大水漫灌”,而要“精准滴灌”。但凡人才,只要踏上昆山这片创新创业热土,就能体会到昆山的魅力所在——既留人,更留心。
创新设立人才科创发展服务中心,全国首发涵盖200多项内容的政策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三张清单”,在人才安居、医疗保健、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高层次人才可专享机场绿色通道,在浦东、虹桥机场候机楼贵宾厅,提供一条龙登机服务,协助办理值机、行李托运、安检绿色通道、贵宾室休息、免费茶点服务……开幕式上,我市发布“1+X”人才科创政策体系,以更开放的环境引聚人才,以更务实的举措服务人才。
招才引智,昆山诚意满满,得到与会人才和嘉宾声声赞许。“昆山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人才国际化发展趋势,高起点、全方位、系统化推进人才科创工作。”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副司长李金生希望昆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加快形成“以人才引领创新、以创新推动发展、以发展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环。
■ 惠各方:努力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站在“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领奖台上,鲲鹏通讯(昆山)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阳手捧鲜花和证书一脸笑容。历经8年的发展,“鲲鹏通讯”一跃成为国内物联网智能终端的领头羊和智能硬件生产的领跑者。更可喜的是,王阳去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名单。
在创建鲲鹏公司之前,王阳曾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打拼。兜兜转转之后,他还是回到了故乡昆山发展。王阳认为,作为全球电子制造业基地,昆山有数量充足的产业工人和技术型人才,有着完善的产业链配套;政府行政规范高效,特别适合现代通信企业创业发展。同时,与其他地方相比,昆山有温度的政策,为各路英才汇聚昆山、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提供了优质的环境土壤。
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是昆山人才工作的特色。开幕式上,郭东明院士团队牵头的“超精密平面抛光装备研发”项目、丁文江院士团队牵头的“创新型可降解植入治疗器械”项目等18个院士项目签约落地,它们具有技术先进成熟、合作模式高效、市场前景广阔等特点。此外,同期举办的第三届创新创业大赛,也已有17个项目落户,注册资本达5580万元。
而今,越来越多的人才近悦远来,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越来越少。究其原因,是昆山坚持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创新引才用才留才体制机制,全力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努力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比如,昆山通过实施祖冲之自主可控产业技术攻关计划,帮助企业攻关“卡脖子”难题、关键技术“命门”,四个月来组织528家次企业开展产学研精准对接115场,目前已实施技术攻关项目195项,两个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
“才”来昆山,“创”就精彩。作为我市人才科创品牌活动,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昆山专场活动连续举办十一届,累计吸引了5000多名高层次人才参会、1000个创新创业项目落户,形成主题活动与专场活动联动开展的格局,营造了浓厚创新创业氛围。
创业激情永在,创新境界常新。昆山顺大势、集众智、惠各方,凝聚起了开放创新、互利共赢的强大合力。我们相信,将会有更多“千里马”在昆山这片创新创业沃土上竞相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