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八一军旗,在夏日微风中猎猎飘扬。
近年来,昆山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的重要指示,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拓宽双拥领域,创新双拥载体,推动双拥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去年获得省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爱我人民爱我军”这一充满深情的诗句,正在鹿城大地回荡,汇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奏响一曲曲军政军民团结奋进的时代凯歌。
拥军优属有温度
军歌嘹亮军旗扬
最近,驻昆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入学绿色通道开启,优先接纳部队干部子女入学入托,今年全市公办学校已优先解决3名现役军人及退伍军人子女入学入托,其中幼儿园1名、小学2名,切实解决了部队干部的实际困难。
如何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近年来我市加大拥军优属力度,优抚保障体系持续优化,率先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优抚安置有关工作的实施细则》,开辟绿色通道,妥善处理官兵关心的子女入学、住房保障、医疗优先等问题,构建政策、医疗、就业和慈善 “四位一体”的优抚保障体系,实现780名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优待全覆盖。
拥军优属有温度,军歌嘹亮军旗扬。我市还突出人文关怀,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拥军优属活动,乐惠居“军休所为老服务”、益家公益服务社“关爱功臣 真情相伴”等一批拥军优属公益项目落地生根;打造退役军人“N+1”关爱品牌,与工商银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合作,为退役军人定制专属福利;推出微信公众号线上“不见面”一站式服务,成为全国首家经国家工信部批准开通端口链接、提供线上服务的平台。
退役安置质量显著提升。我市严格落实中央军转安置政策规定,大力推进“阳光安置”政策,规范操作流程,做到政策公开、排名公开、岗位公开,实现部队、退役军人、安置单位“三满意”;通过拥军卡足额发放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金,积极开展免费教育培训工作,构建市、区镇、社区(村)三级就业推荐机制,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应训参训率及就业率每年达到100%。
拥政爱民有力度
鱼水相拥情谊长
“作为驻昆部队,我们要首先确保执勤目标万无一失,为保证昆山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竭尽全力;同时要切实担负起为驻地群众开展国防教育训练的职责,当好国防课堂的‘主讲人’,密切军地交流、强化军民团结,积极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 武警昆山中队有关负责人表示。
拥政爱民有力度。驻昆部队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完成军事任务前提下,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积极着眼地方所需、群众所盼,以实际行动支持昆山转型升级,特别是加快建设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深入实施18项三年提升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投入共建和谐美丽家园建设,持续参与平安创建、和谐创建,持续加强军警民联防联治,配合地方加强节日期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搞好重点部位和节日活动的安全警戒,在尊老爱幼、国防教育、生态环保、精准扶贫、无偿献血、文明城市建设、防洪抗汛、“331”专项整治、扫黑除恶等方面,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昆山实现高质量发展“全新一跃”作出了积极贡献。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我市军地双方本着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共建活动。驻昆部队与驻地基层单位积极结成共建对子,建立健全军地双方共建公约和共建活动制度,经常组织开展军营体验日、参观“与时俱进的昆山之路”成果展、参观美丽乡村建设、女书法家进军营、军民联欢联谊过佳节等共建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积极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等活动,弘扬社会文明新风。
军地融合有深度
爱我人民爱我军
最近,位于高新区广福村、大渔村等地的6个退役军人之家正在火热建设中,真正让有形的服务载体与多元的关心关爱有机结合,为退役军人搭建思想教育阵地、政策宣传平台、交流沟通场所、文体活动中心,打造标准化、亲情化、军味浓的服务平台。
人民军队的根脉,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人民战争的伟力,来源于人民的伟大力量。近年来,昆山把双拥工作作为“政治品牌”“城市品牌”抓牢抓好抓出实效,努力以创建带动城市影响力、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昆山加强组织领导建设,全面筑牢双拥工作根基。成立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加强退役军人工作和双拥创建工作的集中领导、统筹协调;落实常委议军会、双拥会商会等双拥创建十项制度,经常研究双拥创建工作,切实解决驻军实际困难。目前,建成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1个,区镇、村居退役军人服务站和拥军优属服务站各343个,实现“一中心两站”、拥军优属服务站全覆盖,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的退役军人服务网络,打通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
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我市还深化国防宣传教育,广泛营造爱国拥军氛围,将国防教育、双拥宣传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部队教育方案,全市3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参观人数超过20万人次;开展书画展、国防知识竞赛、走访慰问等活动,评选基层一线“最美退役军人”,创作《军人风采》《人民需要我》等文艺作品,依托“欢乐文明百村行”等巡回演出,加大军地交流,加深军民感情。推进双拥主题公园、双拥主题街、双拥成果展示建设,不断拓展双拥文化内涵;充分发挥网站、媒体、社区阵地、广告牌等功能,展示双拥创建成果,宣传双拥工作亮点,播放双拥宣传标语和双拥创建纪实片,大力营造“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