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前,宜阳县樊村镇宋村的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台上,开封市豫剧团带来的《秦香莲》等豫剧选段精彩上演;台下,村民连连叫好……而此时,该村党支部书记谷昊宜正在和村干部谋划着宋村新一年的发展。 2018年2月,谷昊宜参选并当选宋村村支书。谷昊宜说,这是他第三次完成身份转换。 1983年出生的谷昊宜,在北京武警总队当过8年兵。那时,他的身份从农村娃转换为军人。 2008年退伍后,父亲曾劝他留在北京。但回乡探亲时,看着年纪渐长的父母,谷昊宜决心回到村里发展。他发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村里只剩老人带着孩子,于是在2009年7月,和妻子谷娜娜在家里创办了宋村第一所幼儿园。这一回,他的身份从军人转换为幼儿园园长。 谷昊宜说:“虽然是‘门外汉’,但凭着良心干,总能干好。”谷昊宜和妻子创办的幼儿园由于收费低、教学质量好,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目前已招收300多名儿童,有教职工26人。 去年当选宋村村支书后,谷昊宜再次成为“门外汉”。他还是那句话:“只要凭着良心干,总能干好。” 宋村是个深度贫困村,全村有3000多口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要想脱贫,必须靠产业带动。”谷昊宜说。 在帮扶单位协助下,去年11月,宋村引来农业技术公司,建成食用菌菌棒生产线,16座食用菌种植大棚拔地而起。去年年底,88户贫困户每户拿到了3200元分红。 去年,谷昊宜还“三顾茅庐”请回了在浙江创业的宋村人许凤利。许凤利把企业从义乌搬回洛阳,租用村里扶贫车间生产泳衣、泳帽、潜水蛙鞋。从去年10月至今,已实现销售额100多万元。 “食用菌大棚等资金回笼后要继续扩容;泳衣泳帽加工厂的贷款要继续跑,扩大规模后,用工能再翻几番……”文化广场上还在热热闹闹地唱戏;会议室里,谷昊宜和村干部讨论得热火朝天……(洛阳日报记者 李梦龙 通讯员 靳会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