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29日讯(记者 张韩虹)当前,“长江保护修复”被列为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战之一。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南京,也是江苏省唯一跨江发展的城市,在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在昨日南京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南京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施以最严格的措施,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近年来,南京接连出台《南京市滨江生态环境保护要点》《南京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等文件,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督查、“绿盾2018行动” “清废行动2018”、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大排查等专项行动,排查了南京1700余家相关企业、单位,配合完成14件通报问题的整改,使长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落实长江环境问题整改,南京将推进长江经济带“百项工程”项目实施,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厉的手段、最严格的标准、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格的措施,努力实现南京长江段岸线开发合理有序、沿江产业绿色高效的局面。
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提升水环境治理,改善南京长江段水质。据了解,南京共有入江支流28条,目前21条市控入江支流中有11条已基本消除劣V类,另10条劣V类河道,均已制定消除劣V类时间表,计划年底完成。同时,南京根据国家长江办下发的《关于印发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工作方案》,对长江岸线进行清理整治,并列出150个整治项目清单,目前,明确拆除取缔的18个项目将于今年6月底完成拆除。
为全力改善入江支流水环境,使污水系统提质增效,南京还将加快实施铁北、城南、桥北、八卦洲等污水处理厂扩建改造,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24万吨;在城北、江心洲等区域进行污水系统管网排查与修复,全面整改雨污混接、错接、漏接、破损的管道,有效实现清污分离,加快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保障南京长江段再现一江净水。
长江还应是绿色的。当前南京新增造林150多万亩,实现了森林资源倍增的目标,共营造了1200 多公里长30-200 米宽计17 万亩的沿水防护林带,形成特有的水源涵养保护林网和森林生态走廊,其中营造长江沿岸和洲滩防护林8万多亩,南京可绿化江岸基本实现全绿化。
2019年,南京将启动新一轮沿江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计划实施绿化造林1.5万亩,其中沿江绿化造林5250亩,预计今年林木覆盖率可达到31.2%以上,力争保持全省第一。与此同时,南京还将继续以长江作为湿地生态保护重点,计划在长江沿线新建1个省级湿地公园、3个湿地保护小区,修复江滩湿地400亩以上,为打好长江生态保护战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