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
中国江苏网讯 前三季度,江苏金融业发展情况如何?破解制造业、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有何进展?30日,省金融办与人行南京分行、江苏银保监局、证监局以及江苏信用再担保集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解析前三季度金融运行形势。
融资总量增长快,
抗风险能力较强
“份额提升、结构优化、价格趋降”,人行南京分行副行长郭大勇用12个字概括前三季度江苏金融运行形势。
截至9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17.6万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信贷类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为64.44%,创2012年以来新高。抵御风险能力较强,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拨备覆盖率185.8%,全省法人银行机构资本充足率13.25%,均高于监管标准要求。
社会融资总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指标之一。前三季度,江苏全社会融资规模总量为1.48万亿元,占全国份额9.6%,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
贷款存款规模一直备受市场关注。截至9月末,全省本外币贷款余额1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比二季度末提高0.9个百分点;比年初新增1.13万亿元,同比多增1750亿元。在贷款投放中,前三季度,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新增贷款由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投放。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4.05万亿元,比年初新增1.05万亿元,同比多增864亿元。
前三季度,全省发行各类企业债券5190亿元,同比多发60亿元。其中,全省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4230亿元,同比多发643亿元,(剔除央企后)连续七年保持全国第一。全省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691.17亿元,上市公司总数396家,总市值3.67万亿元。其中,前三季度我省上市首发家数居全国第一,新三板挂牌总数达1306家,数量居全国第三。
外汇形势运行良好。前三季度全省跨境资金净流入和净结汇同比分别增长15%和30%,且外资投资偏好呈现出从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移的趋势。
贷款“有保有压”,
融资贵初步缓解
信贷投向了哪里?“融资难”“融资贵”现象有没有得到缓解?
全省贷款投放继续“有保有压”。先看压。主要是压缩产能过剩行业贷款。截至9月末,全省银行业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和煤炭行业贷款比年初减少79.71亿元。“督促银行业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客户实施动态名单制管理,释放转移沉淀在限控领域和低效项目的存量资金,腾出信贷空间,投向支持类领域和项目。”筹备组成员黄世安说,他们已开发建立“绿色信贷监测分析平台”,引导银行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截至6月末,江苏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8249亿元,同比增长11.7%。
再看保。主要是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大对重点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投放力度,以及助推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具体来看,制造业贷款实现连续19个月正增长。前三季度,全省新增制造业贷款721亿元,比去年全年多增114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和小微制造企业获得更多贷款支持。
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增长较快。截至9月末,小微企业贷款户数突破105万户,比年初增长13.3%。全省普惠金融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5.7个百分点;比年初新增1154亿元,是上年同期增量的2.2倍。
乡村振兴方面,全省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信贷投入。截至9月末,涉农贷款较年初增加1950亿元,同比增长4.26%。其中全省农户贷款余额6726亿元,同比增长15.6%,超过全部贷款增速3个百分点。重点支持全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重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加大农户贷款投放力度。
前三季度,全省银行业积极支持优质、龙头民营企业并购重组、转型升级。截至9月末,仅辖内大型银行民营企业贷款就达5.55万户、贷款余额7483.264亿元,比年初增加375.92亿元。
在建立省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完善普惠金融工作机制、推进小微企业转贷方式创新、加强直接融资等多重措施作用下,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得到初步缓解。9月,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78%,自4月以来累计下降14个基点;全省票据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为4.3112%,比年初下降0.9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债券发行利率下降更为明显。
优化融资环境,
服务实体经济
省金融办副主任聂振平说,从全省金融运行来看,“稳”的基本面没有变,为全省经济保持较强韧性、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提供了良好支撑。那么,接下来我省金融业将会怎么做?
郭大勇说,要引导金融机构保持融资总量平稳增长,推动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尽早落地江苏,改善和优化民企债券融资环境。要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关键领域的金融支持,用好用足再贷款再贴现工具,推动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扩面、增量、降成本、防风险”。要继续加大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发展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领域。
黄世安说,要进一步优化企业融资环境,帮助暂时经营和资金周转困难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有市场、具有较好经营基础的企业,通过联合授信、组建债委会等方式优化融资环境。
在资本市场,我省也有不少打算。省证监局副局长凌峰说,一手抓监管,促进市场主体规范运作,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一手抓发展,促进江苏资本市场发挥功能和作用,缓解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省信用再担保集团在9月成为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首批合作伙伴,集团副总裁金维民说,集团将继续发挥现代普惠金融服务集团职能,服务全省中小微企业以及“三农”、科技、旅游、文化等产业。“通过构建国家融担基金、江苏再保集团、辖内融资担保机构的三层组织体系,将进一步增强体系合作凝聚力,发挥担保机构‘放大器’和‘稳定器’作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他说,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合作后,预计每年可支持小微企业1万余家,带动就业80余万人,实现贷款500亿元,受保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加800多亿元。
本报记者 赵伟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