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佳岚 吴可仲 北京报道
2月18日,硅谷付费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称,华为采取“可疑策略”来窃取苹果相关商业/技术机密。报道称,一位负责华为智能手表项目的工程师在一次会议期间,向苹果供应商施压,令其透露关于Apple Watch的详细信息。
次日,华为方面针对该信息向《中国经营报》记者作出回应,否认有任何不当行为,并称没有企图或接触华为竞争对手的保密信息。截至发稿,苹果方面未就相关问题向本报记者作出回复。
据《The Information》报道,去年11月,华为负责一个智能手表项目的工程师找到了一家帮助制造苹果心率传感器的供应商。工程师以向供应商提供一份利润丰厚的制造合同为借口安排了一次会议。但据苹果供应商的一位高管说,这位工程师在询问有关Apple Watch的细节时没有成功。这位高管要求匿名,因为该公司与苹果有保密协议。“他们在碰运气,但我们什么也不告诉他们。”这位高管说。此后,华为方面陷入沉默。
上述报道称,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另一起事件中,华为被怀疑抄袭了苹果在2016年开发的一款连接器,该连接器使MacBook Pro的铰链变得更薄,同时仍将电脑显示屏与逻辑板相连。去年华为的MateBook Pro也出现了类似的部件,由13个相似的部件以同样的方式组装而成。MateBook Pro是苹果MacBooks的竞争对手。苹果在2016年提交了该组件的专利申请,目前仍未获得批准。华为联系了多家苹果的专业零部件供应商,向他们提供了同样的原理图。知情人士称,这些供应商承认该部件是苹果设计的,拒绝为华为制造。但华为最终找到了一家愿意合作的制造商。
《The Information》的报道还称,华为还试图从参与其供应链的苹果前员工那里收集有关苹果产品的信息。
“华为否认有任何不当行为。”2019年2月19日,华为方面针对相关报道对本报记者回应称,华为没有企图或接触华为竞争对手的保密信息。
华为方面向本报记者表示,华为要求其供应商持有较高标准的商业道德,包括要求供应商签订廉洁诚信协议或作出类似承诺,并且华为希望其供应商在与华为交流时,尊重他们与其他客户签订的保密协议约定。
同时,华为方面表示,华为在研发行为中,员工会使用公开已知的信息,并根据华为BCG的规定,尊重第三方知识产权。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业内,通常品牌商会通过和供应商开会询问很多技术细节,这属于业内普遍现象。
“一般品牌商都会和供应商签署保密协议,但通过供应商了解竞争对手信息本来就很正常。”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不同品牌之间也会通过供应商了解竞争对手的信息,不过还不至于在正式会议上提出,毕竟同事都在,一般即使打听也会在私下进行。
为此,王艳辉认为外媒报道的这种指控缺乏常识,华为还不至于在会议场合做出如此行为。
(编辑:吴可仲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