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入境游需多管齐下
去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研究完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将实施范围扩大至全国符合条件的地区”,正是为了提升入境游的效益。相较于已经实施离境退税方案的海南,上海刚刚公布的执行标准由最低800元人民币降到500元。也就是说,能够享受退税的范围更大,对于境外旅客消费的拉动作用也将更明显。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指出,中国离境退税政策的全面启动,将有助于促进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的“双向消费”,引导消费回流。“以前没有离境退税政策,很多境外游客来中国不会购买大件商品,今后境外游客的购物成本降低了,无疑会刺激他们在中国境内消费。” 杨志勇说。
要提升入境旅游,改善入境旅游消费环境是一个方面,让更多的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愿意来中国大陆旅游则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针对我国目前的入境旅游市场,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发出疑问:“入境旅游者去哪儿了?”经过分析,吴必虎指出,除了雾霾、污染和人民币升值等原因外,对外旅游营销也存在问题。每年,由地方政府牵头的海外旅游营销数量众多,但至今多停留在召开新闻发布会、旅游推介会阶段,且对不同国家地区进行无差别营销。这很大程度上造成地方的海外旅游营销“雷声大、收效小”,千城一面。无个性、无特色,成为中国海外旅游营销的症结所在。
“现在,大部分境外旅游者是通过网络来决定是否出游,网络营销显得非常重要。”吴必虎说,许多在国人看来名气很大的地方,外国人的搜索量却很低,“我认为很可能是我们的产品和目的地营销出了问题,(互联网时代)需要依靠大数据进行分析,再提出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