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一位云南女导游因嫌购物少而大骂游客没良心、不要脸,被录下4分43秒的视频。小长假里,该视频传到微信圈后迅速成为焦点,引发各方议论。昨日,省城旅游业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省城市场上云南游产品报价从1元至4000多元不等,其中低于成本价2500元的产品竟有上百种,因为零团费、负团费背后的潜规则,"导游骂人"虽系个案,但绝非偶然。
低价“云南游”有上百种
李炜(化名),在我市经营云南旅游专线已经多年,她所在的旅行社在组织我市游客出行的过程中扮演着中间角色,相当于一级批发商,委托本市组团社(相当于零售商)收客,随后,将各旅行社收来的客人集中交给云南地接旅行社。经过这几个环节,我市游客便开始了云南游行程。
“《旅游法》出台后,1000块钱的云南游涨到了3000多元。”李炜介绍说,云南风景独特,是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市场上的相关产品众多,其中不乏数百元的低价旅游线路,2013年10月1日起,我国首部《旅游法》开始实施,其中第三十五条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旅游法》出台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市各类云南游产品价格纷纷上涨,各类云南旅游产品的价格一度上涨了两三千元。
旅游成本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李炜说,仅出行一项,我市到云南的往返机票价格一般需要1700元左右,如要保证出游品质,总成本至少需要2500元。《旅游法》出台后的一段时间里,各类云南游产品报价涨到了成本价以上。2013年12月,国家旅游局下发通知,对《旅游法》作出详细解释,此后,各类旅游产品的报价又开始下调。“举例说,昆明、大理、丽江这一线路的报价,从200元到4000多元都有,低于2500元成本价的产品有上百种。
低价团其实是购物团
“游客的报名费高于成本价,相当于参加了旅游观光团,报名费低于成本,则相当于参加了购物团。”李炜说,在旅游产品生产环节,地接旅行社都围绕价格来设计旅游线路,低价团会包括大量购物店、自费项目等,而且旅游产品的价格越低,对游客的购物要求越高,购物点数量和购物时间都会相应增加。导游则摇身变成了导购,软磨硬泡,劝说游客购物。李炜告诉记者,她也找到了“导游骂人”的旅游团行程,分析来看,这一旅游产品的价格就是典型的低价团,游客也许只花费了1块钱就报名了云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