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处以罚款是必须的吗?
执法人员应先劝阻后罚款
市卫生监督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条例实施前,全市1000多名一线卫生监督员均将接受至少一轮的执法工作培训,包括对学校、餐厅等重点场所的执法具体流程等。他举例,在餐厅对个人的违法吸烟行为进行监督执法时,首先要进行的是劝阻其行为,“条例规定执法人员是对违法行为可以处以罚款,而并非必须”,负责人表示,条例的目的并非在于罚款,而一旦吸烟违法行为及时停止,也将不再进行相应罚款。
按照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像餐厅咖啡厅等餐饮场所的经营者,应对在禁止吸烟场所内的吸烟者予以劝阻,对不听劝阻的要求其离开;对不听劝阻且不离开的,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投诉举报。负责人表示,将对场所的劝阻是否到位进行监督,具体执法时会询问场所是否有负责劝阻的人员,本市还将对经营者、管理者陆续进行培训。
□相关措施
全市开展3个月集中行政处罚
据介绍,北京市将于6月至8月开展为期3个月的集中行政处罚,每个月确定1周为全市集中行政处罚周。集中行政处罚周期间,各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落实每天集中执法地点,投入执法力量,并将处罚情况以及处罚典型案例(各区县每月至少10例)以月报的形式报市卫生计生委。可采用突击检查、集中巡查、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检查等方式。市、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每月要向社会公示控烟监督执法情况。
毛羽指出,集中行政处罚并不与日常监督执法相冲突,并不能代替日常检查。而是在日常检查的基础上,进行集中的强化。
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则进入提高巩固阶段,对问题突出的场所和个人,依据《条例》严格进行行政处罚,巩固前期控烟监督执法效果。加强对前期监督执法特别是典型案例的警示宣传,进一步加大控烟监督执法力度,让广大市民和经营单位树立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观念。各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认真总结集中控烟监督执法工作,进一步完善监督执法工作机制,将控烟纳入日常监督执法工作体系。
被查3次以上场所或网上公示
毛羽介绍,为了督促落实属地责任,市卫计委将通过公开量化的方式,定期向社会公开各区县卫计委行政部门控烟监督执法工作数据,包括相关行业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及行政处罚情况,进行“月检查、月曝光、月排名”,接受社会监督。
各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要求上报控烟监督执法工作信息、控烟执法巡查记录等。集中监督执法期间每周报1次,平时每月报1次。
此外,还将推行违法吸烟行为公示制度。在已开展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的场所(宾馆、游泳场馆、美容美发、洗浴)使用控烟违法行为公示牌,并纳入量化分级考核。在其他重点控烟场所(娱乐场所、饭店餐厅、学校、医疗机构、党政机关、写字楼等)逐步推行公示制度。建立不良记录公示制度,凡因违反《条例》被查处过3次(含)以上的,将不良记录在单位醒目位置或政府相关网站上公示1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