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 > 行业 >

聚焦故宫限流:门票经济的变革标杆(2)

来源: 北京晨报 发布时间:2015-05-19

  意义

  告别门票经济模式

  故宫乃是全国著名景区,其一举一动均万众瞩目,每一次改革都吸引到舆论的热议,此次也不例外。故宫客流量巨大是不争事实,每年都有高达一千多万的游客参观,在节假日期间更是将故宫塞得满满的,由于缺乏舒适度,游客往往被迫跟随人流走马观花,造成“小孩看屁股,大人看脑袋”,旅游体验感非常差。那么在执行限流方案后,就可以改变这一现象,给游客创造一个更为宽松有序的空间。

  故宫执行限流方案后,门票收入会受到影响,也是对“门票经济”的抛弃,不再单纯依赖客流量提高门票收入增长,而是转为提高旅游体验感,提升旅游服务,让游客可以更加舒适和放松,享受旅游观光的快乐。对其他著名景区而言,也饱受客流超载的痛苦,而“故宫限流”树立起行业标杆,不妨学习故宫的经验,结合自己景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限流方案,告别“门票经济”模式。

  江德斌

  延伸

  景区勿忘公益属性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4月3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共有186家5A级景区,门票平均价格达112元。报告指出,中国5A级景区的门票价格以100至200元居多。近三年27家5A级景区门票涨价。

  其实,旅游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吃、住、游、娱、行、购”等六大旅游要素中,门票只是旅游经济的一个环节。景区门票价格低廉或者不卖门票,将大大提升景区周边人气,带动周边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多重利好。从促进旅游消费、拉动旅游经济的角度讲,门票优惠根本不会亏本,还可以为景区赢得公益美名。

  从景区的地位与归属来看,不少景区是大自然的恩赐,有的还是著名文化遗产,是国人共享的名胜财富。地方只是这些公共景区的管理者,并非所有者。既然是公共景区与文化遗产,就应具有公益属性与社会功能,不能单纯以门票论价值,陷入无休止涨价的误区。

  叶祝颐

  三言两语

  很多景区人山人海,应有的壮美、空灵的意境根本体会不到。——刘佳蓓

  要注意信息对称,别让外地游客白跑一趟。——方芸

  千万不要涨价啊!

  ——许伟彤

  太多景区人满为患,期待故宫带个好头。——马军

  故宫可以限流,但服务不能打折扣。——韩梦琴

  客流信息要及时发布。

  ——赵俊阳

  要多筑几道“安全墙”,防止无票又不知情的游客发生踩踏等危险。——龙久梅

  不能让限流变成黄牛的黄金机会。——邹力

行业

南昌 车上开通微信补票(2018春运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