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国际 > 博览 >

一举多得:治霾可搭车“一带一路”

来源: 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07-24

  新华网北京7月24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留在朋友圈里的那些“北京蓝”让人惊艳,也是“治霾战”初见成效的体现之一。政府“铁腕治污”的决心之下,中国的雾霾治理正在加快推进。

  不过,空气质量的改善不可能朝夕之间实现。一些学者认为,解决雾霾这一民众“心肺之患”还可以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向沿线国家输出优质产能,从而助推国内产业升级,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黑钢”变“绿钢”】

  经济学家李稻葵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致使北京PM2.5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在于周边省份金属冶炼污染严重,其中焦炭污染尤为突出。简单的“壮士断腕”显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除了关停污染企业,还要考虑如何转移相关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而方法之一就是“黑钢”变“绿钢”。

  冶金焦炭  

  李稻葵建议,河北等钢铁生产大省应该放弃现有的“黑色”冶炼厂,建立清洁环保钢铁厂,进口高品质铁矿石和焦炭,引进国际清洁生产技术,制造“绿色”钢铁,进而利用中国定价优势拉高国际市场钢价。

  与此同时,产出的富余“绿钢”可以销往“一带一路”沿线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实现产能输出。

博览

高清:中餐在斯德哥尔摩美食节上受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