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输出:共赢之路】
一些专家认为,中国现阶段处于工业化成熟期,拥有不少优势产业和富余产能。将这些产业向境外转移,也契合非洲、中亚、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对钢铁等产能的需求。
西班牙对外银行首席新兴市场经济学家阿莉西亚·加西亚-埃雷罗认为,“一带一路”可能会帮助中国钢铁、水泥、建筑等产业“解围”。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曾撰文称,中国在建材方面产能严重过剩,“一带一路”战略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的稳定和发展都有益处。
新华国际客户端注意到,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今年4月一场“蓝厅论坛”上说,中国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是自身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推动优质富余产能“走出去”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而加强国际产能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需求,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在经济领域的重要方面。
外交部长王毅在”蓝厅论坛“上力推优质富余产能“走出去”
一些海外媒体评价,“一带一路”不仅是要唤醒遥远的过去,实际也是在为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寻找新方向。这一倡议旨在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推进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促进中国与全球经济的融合。
借“一带一路”的东风,中国未来有望收获更多的蓝天、更好的经济。而受益的不仅是中国,还将是整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
香港咨询公司丝路顾问公司董事总经理贝哲民说,“就中国的规模来看,其有能力改变该地区经济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