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 > 行业 > 正文

专家:温度变化或是桂林景区山石坠落最重要原因(2)

2015-03-23 20:45 作者:

  进入三月以来,桂林连连降雨,空气温润潮湿。对于此次事故的原因,现场救援人员认为,落石是自然滑落,潮湿的天气应是主要原因之一。

  “潮湿天气应该是一个诱因,但不是主要因素。”长期从事滑坡、崩塌、滚石等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关键技术研究的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何思明认为,岩崩灾害有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岩石如果处于临界状态,在强降雨或连续降雨的条件下极易形成地质灾害。

  “第一,事故发生的前几天桂林的平均气温在10℃左右,而事故发生时正值‘南风天’,气温上升显著,最高气温达到27℃。由于温度的突然变化产生温差,使得岩石块体之间体积变化不均匀,原有裂隙进一步扩展,或者会产生新的裂隙;第二,‘南风天’会带来大量的湿气,在岩体表面和裂隙内部形成水珠,会对岩石的裂隙起到‘润滑’的作用,岩体的结构面强度严重下降,乃至丧失,由此发生部分岩体失稳,产生坠石。”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智能检测研究所的马教授认为,此次崩塌事故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结合当时的天气状况,温度的变化可能是本次灾害产生的最重要原因。

  看法:山地景区偶发性地质灾害总体可防可控

  名山大川,或险峻雄奇,或秀美绮丽,或神秘幽深,吸引无数旅游者。

  我国山地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山地景区自然、地质和地理环境复杂,其旅游安全风险一般远高于非山地景区。

  山地景区特定的地质条件,如落石、滑坡、洪水、泥石流等偶发性地质灾害,特别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安全问题更加严重。

  近年来,特别是每年的雨季,一些旅游景区发生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游客的生命安全以及部分旅游设施造成了极大危害。而此次桂林叠彩山景区坠石事故,再次引起了部分网民对于外出旅游的疑虑和担心:“现在马上进入汛期了,这种事故的发生几率也会增加,出门游玩当心了!”……

  对于如何防范山地景区偶发性地质灾害,何思明认为,首先,有关部门要有详细的调查,掌握每一个地质灾害点长期变化的规律,并对其进行评价。其次,对旅游路线、景点的重要地质灾害点要采取监测预警措施,彻底消除隐患点,做到可防可控。再次,要给与高度重视和加大投入,“没有经费的投入很难建立起完善的防护”。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