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港澳台 > 台海动态 > 正文

开腹病人感染昏迷 生命倒数妻求O型肝救夫

2015-09-01 08:58 作者:顾宝军

  图:李太为丈夫打气,鼓励他坚持下去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据大公网9月1日讯 (记者张婕舒 叶汉亮)受器官捐赠者患癌事件影响,紧急煞停换肝手术的末期肝病患者李先生近日病情急剧转差,情况持续危殆,命悬一线,系于这两、三日能否换肝。连日来在医院照顾丈夫的李太太,昨日痛哭祈求好心人捐出肝脏救人。香港大学外科学系主任卢宠茂表示,病人是O型血,急需O型血肝源,早前屯门医院肝源因血型不合无法匹配,其家人亦都不宜捐赠。若无合适肝源,末期肝病患者平均仅可延续五至七日生命,目前情况紧迫,需要“与时间赛跑”。

  一名中风患者死后捐出心、肝、肾、肺多个器官,上周三进行移植手术过程中,医生发现捐赠者肾脏有直径约1.5厘米的肾细胞癌,于是紧急煞停肝、肾植入手术。46岁的肝衰竭患者李先生(Stephen)当时已经开腹等候移植,无奈只得将伤口缝合,叫停手术。术后最初一两天Stephen仍然清醒,日前却急速恶化,陷入半昏迷,现时仍然危殆。

  妻耳边打气:记住点呼吸

  神情哀伤的李太昨午在亲友陪同下,到玛丽医院深切治疗部探望丈夫。她向记者表示,身边很多亲友都想捐肝,一些多年无见、甚少联络的朋友都主动接触,但因为各种情况,他们都不适合捐肝。她强调,目前最重要是找到合适捐肝人士,未有考虑追究责任问题。

  李太说,丈夫现时情况尚算稳定,但仍然昏迷,有时会有反应,但反应不大,并引述医生指未来两三天是重要时刻,呼吁有心人捐肝,希望可令丈夫有尽快重生机会。她期望丈夫坚持下去,“无论佢听唔听到,我都会同佢讲,畀心机呼吸,记住点样呼吸”,希望可争取更多时间,找到适合捐肝人士。

  李太的姐姐称,病房内有十数名亲友到来探望,不少人为Stephen祈祷、写上慰问卡,大家都十分担忧其病情,心情难以形容,她说十分感谢传媒报道事件,希望透过报道,可令更多人知悉事件,找到捐肝人士。

  为协助李先生尽快寻找合适的肝脏移植,他的朋友将李太太在脸谱(Facebook)的更新资料截成图片,并上载于网络,称“Stephen是我朋友,现急需要兄弟姊妹将消息广泛传开!请帮帮忙!”呼吁朋友尽快验血。截至昨晚,该留言已获得超过20名朋友“分享”,及不少人留言为李先生打气,希望他早日康复。

  屯院有肝源惜血型不吻合

  香港大学外科学系主任卢宠茂指出,现时李先生的家人都已接受评估,没有合适的捐赠者。屯门医院曾有肝源,但因血型不合不能捐赠。李先生是O型血,只能接受O型血的传统活肝或尸肝捐赠,现时医院已将他列作O型血肝移植的首位患者,一旦有肝源会立即做手术。他续指,如无合适肝源,末期肝病患者平均可存活五至七日,但本港每月仅有三至四宗肝脏捐赠,他希望这段时间可以幸运地出现肝源,医护团队将“与时间赛跑”,尽力支持患者。

  至于患者为何迅速恶化,卢宠茂指主要与感染有关,对于末期肝病患者来说,轻微感染或损伤都可能导致严重恶化,患者今次接受开腹手术无疑造成损伤。不过他最初数日情况稳定、意识清醒,证明当时叫停肝移植的决定正确。后期感染源头相信是导管或针位,感染风险难以避免,相信不涉及人为疏忽。

  卢宠茂强调,今次事件十分不幸,捐赠者的肾癌肿块很小,且在不容易观测的位置,导致部分器官已完成植入,有病人已开腹准备手术时才发现。不过威尔斯亲王医院已“尽晒责任”,按足程序进行血液、造影等检查,并未出现错漏,惟现时技术尚不能100%避免此类事件。至于是否应检讨术前检查机制,他指出,捐出器官的脑死亡患者一般无法维持超过24小时,因此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查,否则会降低器官可用的机会,因此需要谨慎考量。

        卢宠茂:停手术决定正确

  紧急叫停换肝手术的男患者病情急转直下,情况危殆。有份叫停手术的换肝权威卢宠茂认为,当时的决定正确,因为得知消息时,病人肝部主要血管尚未截断,肝功能尚能维持,按照准则不得植入患癌器官,否则涉及严重错失。他称“再遇同样情况,都会做出同样选择”,强调移植病人因要服用抗排斥药,他们患癌、扩散及肿瘤生长的机会,都是健康人的数倍。

  有份决定终止手术的香港大学外科学系主任、换肝权威卢宠茂认为,当时的决定正确,因为手术时患者肝功能尚能维持,未到不能逆转的境地,按照器官移植普遍准则不可使用患癌器官。他强调,即使深切治疗部的危急病人,都不会考虑使用患癌器官,“如果再次遇到同样情况,我都会做出同样选择,每个医生都会拒绝用患癌器官”。

  当日负责肝移植手术的香港大学外科学系助理教授陈智仁则指,血管是否阻断,是应否继续手术的决定性条件。当时李先生的门静脉、肝动脉尚未切断,肝脏血液供应仍然健在,肝功能可维持,因此无需植入可能患癌的肝脏。他忆述指,当日下午大约三时,团队为病人开腹后,得知捐赠者肾脏有肿块的消息,由于担心是有毒性的肿瘤,因此已立即暂停手术,其后确定捐赠者患癌后,决定终止手术缝合伤口。

  卢宠茂续指,如果明知捐赠者有癌症,在不预先告知患者及家属的情况下植入,涉及严重错失。即使现在,医护团队仍然不能同意植入癌病患者的器官,一方面因为有扩散风险,可能令病人患上癌症,另外亦因为不知道数日之后会否有健康肝源出现。接受移植的病人术后需服用抗排斥药,癌细胞扩散的机会不可用普通人情况为基数考量,其患癌、扩散及肿瘤生长的机会都较普通人高几倍。

  卢宠茂又称,本港过往曾有接受患癌病人器官后,出现全身扩散的个案,医学文件亦指出皮肤色素瘤尤其容易扩散,亦曾出现手术后发现捐赠者肺部、胸腺有良性肿瘤的个案,属于罕见个案。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