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三万零支出储四年换蜗居 港人“立室”好艰难
图:工联会昨日公布一项调查发现,月入三万元的二人家庭即使不吃不喝,仍需要储蓄近四年,才能支付一个天水围蚊型蜗居的首期开支。图中为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郭伟强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据大公网5月23日讯(记者 谢进亨)打工仔“上车”置业难,“成家立室”可谓遥遥无期。工联会昨日公布一项调查发现,月入三万元的二人家庭即使不吃不喝,仍需要储蓄近四年,才能支付一个天水围蚊型蜗居的首期开支。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郭伟强亦自言,即使月储五万元,但至今仍是“无壳蜗牛”。他促请政府修订首次置业人士的印花税率等,纾缓市民“上车”负担。
工联会上月至本月初收集本港30个私人住宅楼盘作调查,包括450呎或以下的一手新楼盘、全港交投最大的“十大屋苑”,以及十个港岛区受欢迎的屋苑。当中最便宜的是天水围嘉湖花园一个441呎的单位,售约292万港元,最贵的单位即是位于何文田的ONE HOMANTIN新楼盘,372呎单位售约790万元。
二口家储一半收入上车要20年
调查根据统计处去年第四季“每月就业中位数”,“打工仔”月入1.5万元作计算。结果发现,假设一个二人家庭月入三万元,扣除强积金后,即使不吃不喝不消费,每月储28500元,仍需要44个月,才能储足首期,购入最便宜的嘉湖花园。若要购买北角或何文田等市区单位,更需要逾10年时间才能储到首期。若计及供养父母等其他开支,二人家庭只将一半收入作储蓄计算,“上车”时间则倍增至7至20年不等。
郭伟强以自己为例,现年38岁的他即使身兼区议会及立法会双料议员,月入约11万元;他去年初与太太结婚,今年初儿子出世,但至今仍是“无壳蜗牛”,与父母一家五口蜗居于港岛300呎单位内。
郭伟强月储五万仍未够首期
郭伟强称,过去从事议员助理及区议员期间,因要还大学贷款及进修学位,“可以话系无储蓄”,直至2012年晋身立法会后收入才有所增加,但“一阔三大”,扣除上缴工联会的款项、部分区议会以及家庭等开支,其父母、太太亦无工作入息,现时家庭每月储蓄约五万元。他有意在港岛区置业,购买约500万元的单位,但坦言至今仍未储够四成首期,即200万元,更表示“即使买到楼,都未必够钱装修”。
郭伟强认为,是次调查反映楼价与打工仔收入差距仍然甚大。首期、经纪费和律师费等“上车”费用动辄需要100万至300万港元,与年轻人薪金水平脱节,建议政府设法纾缓市民“上车”负担,例如修订首次置业人士的印花税率优惠,将现时二百万元楼价以下只收100元印花税的水平,改为四百万元以下,并提供低息贷款,及放宽银行按揭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