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石古:用干净的心灵创作最纯净的艺术(3)
先“小我”再“小我”
窦洪涛:艺术家需要什么样的心胸和品质,才能成为风骚,引领风骚?
石古:现在艺术的追溯,和过去的那个时代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是一个媒体超爆炸的时代,信息获取的通道更多,社会的进步给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更高质量的机会,艺术气息可以多途径传递。当代的艺术家具备了更好的平台,可以更全面地借鉴前人,借鉴经典。
在这种借鉴和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先“小我”再“小我”,把自己放低再放低,这样才能让大家的东西更好地住进心里面,让历朝历代的艺术才情容纳在自己心里。
艺术才情不在山巅,而在沟壑,我们不拒绝肮脏,因为我们能够净化,但如果我们把自己置身于山巅,我们接触的也只是那丁点白雪。山巅永远是我们艺术家的理想,但它不可能是我们艺术家可以身处的位置。

石古与画家沵谷李光陕北写生
我们不能活在古代,非要找哪位大师学习。我们对大师心存敬畏是对的,因为他们到达了一定的高度,他们的经验和思想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当代的艺术家却是要“综当下、综时代、综世界”,做到“道法自然”。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画鹅,鹅就是我的老师,画荷,荷就是我的老师……有了这种心态之后,才是一个不愧当代的艺术家,才能尽情地挥洒自己的才气,才能独领风骚。
永不缺乏对别人的认可

孔维克院长指导石古画作
窦洪涛:很多艺术家总是缺乏对别人的认可,您对艺术评论有怎样的看法?
石古:很多画展,大家都不去邀请同行,而是邀请官、商或者学生,同行是冤家嘛,相互之间会多了顾忌,特别是开研讨会的时候。有的人一直在附庸,只是一个劲儿地叫好,却没有丝毫正面评论和价值的认同,这种评论没有站在艺术的角度,而是从自我情感的角度出发。这样的研讨会没有实质性作用,是应付。
艺术评论和艺术批评是不同的,我认为艺术评论分为“评”和“论”,是对艺术这个样态本身的解读,而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价值自身的意识形态的点评。艺术无所谓好坏,就像一个耕耘者没有好坏之分,不能说今年的庄稼收成不好就是这个农民坏,而作品不好也不能说明这个艺术家不好。
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不能完全混为一谈,不能因为一件作品失败而判定这个艺术家是失败的,艺术评论要把评论的着力点放正确,评论的是作品,目的是善意的帮助,是让创作者有所感悟。它不是一种人身的攻击,不是针对艺术家的批评和讥讽,而是针对艺术作品和它产生过程的分析和评价。

石古与导师王晓辉和央美同学写生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