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大陆 > 地方 >

【辉煌“十二五”喜看新成就】农民眼里的十二五(3)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5-11-23
“跨栏”奔富路

  本报记者牛彦君通讯员樊馗

  年轻的范海彦越来越关心国家“大事”了。这不,前阵子,他全程认真收看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他认为,国家做出的每一个决策,一定会影响到地处偏远的清水农民的生活。

  范海彦是天水市清水县草川铺乡黄崖村村民,今年35岁。说起他家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变化,范海彦觉得是翻天覆地。

  5年前,他家里有两间土坯房,经常要修修补补才能居住。吃水要到村庄旁的山泉眼中去挑。家里养着3头驴,玉米、马铃薯、胡麻、菜籽,仅能自给自足。后来,范海彦攒钱买来一辆农用车,为本村及周边的客户运砖、送沙,一年能收入七八千元,日子逐渐有了起色。

  对他而言,如果说“十二五”的前两年是“竞走”的话,后三年就是“跨栏”。2013年,他栽植的13亩核桃园日渐长成,见着了效益,一年比一年好。今年,他算了一笔账,种植与打工相加,家庭年收入超过了6万元。他说,这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

  如今,他家拆除了以前的土坯房,新建了8间新房,都是钢筋砖混结构的平顶房。他家变了,全村也变了。现在通村路硬化了,村内巷道硬化了,全村发展核桃5130亩,年收入200多万元,人均2000元。

  说起今后的打算时,范海彦满怀信心地说:“我也要为自己的未来五年做个计划,希望自己在未来几年,能够挣更多的钱,买上一辆小轿车,在县城买上一套房子,让娃娃在城里上学,好好读书,将来更有出息。”

  政策好受益多信心足

  本报记者惠程华

  初冬,在泾川县北部塬区的3200亩苹果基地,记者见到了“80后”青年农民郭坤。他不仅是果品基地的主人,更是在“十二五”期间发展成长起来的新型农民。说起“十二五”期间的感受,郭坤有着切身的体会。

  5年前,静宁县治平乡杨店村迎来了苹果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家家户户种苹果,家家户户卖苹果。“当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许多支持农村农业发展的政策,我便怀揣着在西安开饭馆淘来的第一桶金,回到家乡成立了静宁县博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专门为乡亲们的果品找市场。”郭坤说,如今,深山里的苹果都销售到了上海、广州、四川、北京等地,而且卖上了好价钱,乡亲们的日子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家家户户不仅盖起了小康屋,而且有的还在城里买了商品房。

  2013年,郭坤又响应加快土地流转政策的号召,在泾川县党原乡流转土地3200多亩,投入700多万元建成了优质果品基地2000亩,山地果园示范基地1200亩,培育栽植了近16万株优质红富士树苗。在郭坤的示范带动下,党原乡成立了泾川科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泾川金果子果品专业合作社。

  郭坤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是农民受益最多、得到实惠最多的5年,农民种地不仅免租免税赋,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惠农补贴。“我在泾川流转土地种植苹果,得到了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给我的果品基地配套实施了滴灌农业项目等。”

  说起“十三五”的发展前景,郭坤满怀信心地说,他会以现代苹果产业与高科技结合的新思路,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在黄土高原上培育出绿色、环保、营养元素含量丰富、口感好、外形好、在世界上有竞争力的苹果,以示范园带动农民致富,共同步入小康社会。

  产业发展“后劲”足

  本报记者先朝阳

  这几年,庆城县赤城乡新庄村农民王舒平成了乡亲们眼中的“牛人”。他种植的中药材不仅销路好,还被命名为“王舒平北柴胡”;他栽植的有机养生苹果,不仅销路好,而且卖价高;他带头实施的苹果中药材套种模式,成了市县推广的经验……

  11月21日下午,记者见到了正在包装苹果的王舒平。“这批苹果是上海一位‘回头客’预订的,每盒装6个苹果,卖180元。”王舒平说,“这四五年,我能干得顺风顺水,离不开政府的有力引导和扶持。”

  王舒平是个爱折腾的人。从上世纪90年代起,他就开始种植中药材,但由于没技术没市场,往往白忙活一年。由于有中药材种植上的沉痛教训,王舒平对规模经营有深刻的认识。他充分利用国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动员群众参与成立了新庄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了神龙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很快,他的药材种植基地发展到庆阳市6个县区的30多个乡镇,中药材打入了河北、山东等省的大型药材市场。

  2012年,王舒平又提出了组建全乡社团联合会的构想。现在,在赤城乡,养殖合作社产出的牛奶、牛粪,供给果业合作社,牛粪施作底肥,牛奶喷施果面,生产绿色无公害的优质苹果。药材合作社和果业合作社联合,实施果药套种,药材秸秆既可还田肥地,也可供养殖场做饲草,环环相扣,融合发展。

  让王舒平体会深刻的是,如今,各级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搭建的信息平台,实施的各类政策性补贴,以及灵活便捷的各种扶持贷款,让产业发展有了足够的“后劲”,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充实并且幸福”的人。

地方

【人大代表手记】 任正晓:敢于担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