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非遗 >

中国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美食漫画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8-06-26

图:《铜仁路上的肠汤线粉摊》\资料图片

贺友直老先生的图文册适合摆在随身包里,像一根棒棒糖,突然什么时候觉得乏味了,拿出来吧唧吧唧一下,转瞬便山清水秀了。
 
上海滩,但凡喜欢美术的没有不知贺老,他是中国画界知名的连环画泰斗。我小时候就很爱看连环画小人书,但不记得那时有否看过贺老画的。我注意到贺老,是因为他后期的画,那些画以旧上海滩街景为主题,对我这个新上海人有很大吸引力,好似新媳妇想研究婆家史,有点窃窃之喜。就这样,我买回贺老的《走街串巷—友直画旧事》。
 
这本图文册不厚,石榴色封面上画了个精神抖擞的小老头,一手握纸,一手执笔,胸前挂着部照相机,那是贺老的自画像。打开册子,一幅画搭配一篇文字说明,画面内容辐射旧上海滩的电车、码头、钱莊、熟食摊、大饭店、法租界、巡捕房、旧货市场,甚至还有公共厕所……
 
我发现贺老笔触停留最多的还是旧上海滩的美食,这个可爱的小老头自言嘴刁,爱咪老酒,食量不大但挑剔,并且重複易厌。比如早餐吃了几天拌麵,就要换花样,所以,那些曾勾起他馋虫的食舖:淮海坊弄堂口的小笼包、“江夏”湖北馆子的豆皮和乌龟汤、二十四路车站处的“野味香”馄饨……到六十多年后,他还清晰记得。热爱美食的人,必定热爱生活,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贺老笔下的画那么生动有烟火气了。
 
贺老的每一个标题都充满着诱惑力,像旧时古董,藏着秘密,引着人往下看:
 
《铜仁路上的肠汤线粉摊》。上世纪五十年代,老上海人早餐喜欢吃肠汤线粉。买一碗二角五分的“全家福”,猪肠、肚、心、肺齐全,再拎隻小酒壶配上全家福,就能享受一顿美味而微醺的早餐了。微醺的马路早餐,这在现时的上海几乎看不到了。
 
《罗春阁生煎馒头》。罗春阁是旧时上海有名的茶楼,生煎馒头是顶级名小吃。那时的炉子是烧煤的,鼓风用的是手拉风箱,徒弟是看师父的神色、锅裏冒的气来拉动风箱的力度及速度,所以那时出锅生煎的底是黄脆的。而现在都是用煤气煎馒头,所以有时生煎的底是焦而硬的,咬不动。
 
《马咏斋白斩鸡的垫底》。当年贺老常去熟食名店马咏斋买白斩鸡。皮嫩黄,肉清白,斩切得大小得体,最关键的是,垫底还会铺一层海蜇头,是免费送的。这个细节当时别店都没有,所以贺老一直记着。
 
贺老总是自谦是“画小人书”的,登不了大雅之堂。实际上,正是他将连环画带入了大雅之堂。他说:“画连环画最终要表现生活。生活从哪裏来?从仔细观察中来。”芸芸世相须得烂熟於胸,“记得牢,搭得拢。记得牢的关键是对看到的事物要理解,理解就是懂了,明白了也就记住了;搭得拢就是把记住的东西拼搭起来,成为要表达内容的艺术语言。”

    非遗

    中国连环画泰斗——贺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