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宜思,尚美恪勤——专访扬州邗江区公道中心小学校长胡官兴(2)
来源: 中访网 发布时间:2015-09-02
经过几年的努力,传统国学教育成为了学校工作的新亮点,努力寻求的“为人之道”也有了落脚点。2013年12月,公道小学为“东方智慧”年会提供了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学研究者对公道小学的教育实践给予了充分肯定,江苏教育电视台在报道中指出“这所农村学校找到了一条教育回家之路”。
倡平——探索“为教之道”
追求教育的平等是实现“为教之道”的基本路径。为了实现这样的教育理想,公小的全体教师坚持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发展,让每一种教育行为尽可能多地惠及每一个孩子。在教育实践中,老师们一直在思考,如何“面对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经过讨论,该校形成了这样的共识,给孩子一个公开、公平的舞台,让孩子做一回自己的主人这是教育最大的公平。
在这样的思想的指导下,“公小吉尼斯”应运而生。这样的创意缘于一个有趣的故事。在一次班主任例会上,六(3)班主任陈老师动情地讲了这样的一件事:一次她要孩子们推荐 “校园小达人”参加年级的比赛,孩子们高票推荐了一个叫李进的学生。这样的推荐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因为这个孩子不但学习成绩不够理想,而且也没看出他有什么特长。于是陈老师本着尊重孩子的本义让他走上了舞台,令她没有想到的是李进的魔方表演获得了满堂彩。事后,她深有感促的地说:“我们不缺少有个性有特长的孩子,老师缺少是发现的眼睛”。正是受这个故事的启发,少先队在全校设立“公小吉尼斯”的评选活动,每一学期一次,由学生自主申报,学校组织老师和学生担任评委,评选出的“公小吉尼斯”纪录在学校的橱窗中展出。
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于是一项项奇特的记录由此诞生。“我是一年级跳得最远的”,一年级的张小露在体育课跳远跳出了一米六,成绩虽然不高,但是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谁说这个记录不会激励他走上体育运动的道路。“轻舞飞扬”跳绳社团的十多个孩子们曾连续成功地跳了十六分钟长绳(这个纪录到现在还没有被打破),那群孩子们在留下纪录的同时,也许他们永远记住了合作的重要……随着活动的开展,老师们欣喜地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一面,多给一个舞台,多给一次机会,多给一次鼓励,孩子就会多一份成功的希望。
追求教育的平等不仅要着眼内部,思考如何“平等地面对每一个”,更要放眼外部,思考 “我们的教育缺什么”?公道小学地处农村,这里最缺乏的是社会实践的资源,为此老师们想到要尽最大的努力让孩子得到公共服务的机会,因为参与公共服务对于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是极其重要的,为此“红领巾管理学院”和“少年邮局”应运而生。该校的“红领巾管理学院”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管理的机会,少先队提出学院运行的“四自”原则,即“自己的规则自己定,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己的错误自己改,自己的榜样自己树”,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过程唤醒他们的自主发展的意识。
“公道少年邮局”则是在扬州邮政局支持下在全市小学系统中成立的第一个少年邮局,它成了该校学生自我服务的一个平台。从13年成立以来已经成功运行了近一年,农村的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公共服务,也第一次理解了公共服务的价值。少年邮局的每一个岗位都由孩子们自主申报参加,参与其中的孩子都有很深的感受,胡子一同学曾这样说过:“当我把每一封邮品整理好,盖上少年邮局的邮戳送进邮箱后,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因为我的付出能够帮助他人。”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在教育过程中他们正是怀揣这样的理想,努力让每一个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求实——达成“为学之道”
在教育发展中有许多亘古不变的东西,把握好它们就能把握教育的关键。课堂教学一定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为此,公小的老师们静下心来,结合江苏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自主四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及操作策略的研究》的实践,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课堂教学的深入探寻。为了避免研究过程中的模式化,他们将明晰课堂教学价值追求作为研究的主要目标,即“自主四学”教学模式后隐藏的是哪些核心的价值追求?强调“自主四学”教学模式要聚焦“三性”,即聚焦“主体性”、“过程性”、“主导性”。
张晏老师是此课题的核心组成员,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她已从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成长为扬州市中青年教学骨干,谈起课题研究的感受,也满怀深情地说:“究竟什么是高效的课堂,究竟什么是有效的学习,过去我对此真的是一知半解,这几年我随着研究,这些原本模糊的东西在我眼前逐渐清晰起来,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传统的课堂给孩子实践与自主学习的时间少,把大量的学习任务放在课后,而公道小学有很多留守儿童,一旦在家中学习遇到困难,将很难得到有效帮助。课堂结构变化后,孩子们当然更有感触,五(6)班的吴书轩是个淘气的小男孩,过去经常学习任务不能完成,现在发生了很大转变,谈及原因他说:“过去很多任务都要课后去完成,我常常不能管住自己,再说遇到不会的又没有人能及时地帮助,我只好……”正因为他们把课堂变成了孩子的“学堂”,所以孩子们收获了很大的成长,尤其是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上收获更为明显。在2014年区教育局组织的GDG质量检测中,该校的音乐学科的优秀率达100%,美术学科的优秀率近80%,而该校的学生参与社会艺术类培训的不到5%。可见课堂上给孩子留一片天地,他们能还你一个辉煌!
教育资讯
-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彦为余清楚(左一)颁发聘书。摄影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