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

立志宜思,尚美恪勤——专访扬州邗江区公道中心小学校长胡官兴(3)

来源: 中访网  发布时间:2015-09-02
        埋头种地,我们也不忘抬头看天。如何引导老师在苦干、实干的同时能够巧干,这一直是学校思考的问题。于是“珠湖大讲堂”从2012年起拉开了帷幕。站在这个讲坛上的,首先是理解教育,关心教育,懂得教育的专家学者,两年多来该校就“幸福教育的模样”、“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学校课题研究的方法及策略选择”、“作文教学与儿童生活”、“榜样的力量”等多个话题邀请省市专家走进校园,与教师进行面对面地交流,由于这些报告既有高度,又接地气;既有前瞻性的理论,又有联系校情的阐释,深受老师的欢迎。另一方面,该校将“珠湖讲堂”这个舞台留给自己,进行“草根式的讲述”,日常工作的酸甜苦辣、收获反思以自己的方式走上了这个舞台,于是老师们的日常工作中便有了浓浓的研究的味道……
 
        谋和——恪守“为校之道”
 
        一所学校就是一个复杂的共同体,它有诸多的要素相互关联,如果理得顺,它就编成一张无边的网,将教育力量传递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如果排斥错位,它们就会纠结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多年来,一代一代公小人都恪守这样的追求,即把公小建设成为一个“团结奋进和谐向上”的团队,实现为校之道在于“和”的目标。
 
        公道小学是一所三乡合并的农村学校,平均年龄四十多岁,民办转公办的教师占近40%,音体美等学科的专职教师严重不足。如何解决教师结构性的矛盾。等、靠、要?显然远水救不了近火。马虎了事、随遇而安?这不是我们习惯的行为方式。为此,经过讨论公道小学“1+1+1”专业发展计划正式启动。第一个“1”是指主要学科(语、数、英)的教学能力,第二个“1”是指常识技能科的教学能力,第三个“1”是指社团辅导能力。围绕这三个“1”该校着重从“固化”和“研培”两个方面入手,在明确个人发展方向的同时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师资状况与课程建设的矛盾正逐步得到解决,幸福课程在该校正稳步推进。2013年5月,公道小学承办了邗江区幸福课程建设的推进会,会上展示了我校幸福课程建设的成果,得到与会领导与老师的好评。在达成学校工作目标的同时,教师的能力得到很大推升。许在军老师虽然是民转公的教师,但是经过几年的探索,他不仅胜任腰鼓的教学,还编写《少儿学腰鼓》的校本教材,他所带的“鼓儿咚咚”社团获得了扬州市“百佳社团”。事实胜于雄辩,如今公道小学在师资建设上已经形成了这样共识,相信每一个人,只要点燃老师的梦想,一切皆有可能。
 
        在办学实践中,科学与人文这一组矛盾同样制约着学校的发展。科学多了,一切以数据说话,学校工作有条不紊,但集体会失去情感和活力;人文多了,工作规范难以保证,过程管理不易控制。如何在这二者之间实现平衡,实现和谐发展?结合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的调整,我们进行了大胆尝试。首先我们召开了一系列的座谈会,了解大家对管理工作的想法和建议。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这场讨论使我们很多的管理思路得以厘清。首先我们弄明白了管理什么的问题。在管理实践中,我们的制度决不能为了管住极少数而束缚大多数。二是弄明白怎样管理的问题。最好的管理是教师进行自我管理,因为教育的特殊性,没有一种管理方式能对教育过程做出绝对客观的评价,激发内驱力,实现教师自我管理是最简洁、最有效方式。三是弄明白了结果应用的问题。我们提出,在涉及教师的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要让教师对自己书写的历史负责,考核数据不但要决定现在,更得决定未来。
 
        基于这样的思考,该校进行了这样的几项管理改革。一是实施“负面清单”的管理,即在绩效考核中对教师的日常工作列出了“负面清单”,规定哪些行为是禁止的,哪些行为需要受到处罚,除此之外,由教师自主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过去的制度都是要求教师应该怎么样做,可这样的制度永远也无法完备,而且头绪众多,教师难以识记。现在告诉老师除了禁止的,一切由你做主,程序减化、条目减少,但是简约的背后是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其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二是在教师的专发展上积极倡导“三自”模式。教师工作的过程不仅是在研究教育对象的过程,也是不断研究自己的过程。因此,该校更加关注教师的自我教育与反思,给教师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倡导教师在专业成长中努力实现“三自”即:自定目标、自我调节、自主追求。自定目标就是指教师根据个人的主观愿望和实际情况,自主提出成长目标,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所谓自我调节就是给教师自我调适的机会。该校每隔一个阶段就召开一次“经典案例研讨会”,用案例的形式将近一段时间学校发生的典型事件交由大家讨论剖析,责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其他教师也从中受益颇多;所谓自主追求,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学校的支撑适应教师的发展需要,努力做到不让教师的发展因学校支撑不足而受到影响。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逐渐实现了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变过去“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使得该校教师发展保持合理的“张力”与“引力”的平衡,推动教师“不由自主”地前进。
 
        教育永远都在路上,管理也绝无终点。经过多年的努力,公道小学正围绕着“公道教育”的价值追求,默默进行着探索与实践。专访行将结束时,胡官兴校长对记者表示:在这个热闹非凡的世界里,我们发出的声音可能会淹没在各种各样的声浪之中,但那并不重要,我们需要的不是发出响亮的声音,而是培养的孩子们能够像我们期待那样,成长为一个有理想、会思考、求卓越、肯吃苦的人,无论他们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会显现出这样的特质。这才是我们追求的“公道教育”的真义,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绝妙回响!

教育资讯

厦门大学聘请余清楚为新闻传播学院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