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

心更暖天更蓝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7-12-25

  首个采暖季,添了电暖气

  “以前冬天大半夜得跑出去给暖气炉添煤,又黑又冷,弄得灰头土脸不说,要是赶上下雪湿滑,摔一跤还得疼上一宿。”河北省廊坊三河市李旗庄镇东兴村村民黄建柱说,以前村子里都是靠分散煤炉取暖,不仅污染空气,还影响生活质量。今年黄建柱家里不见了散煤,添了三台新家伙——蓄热式电暖气。“电暖气厂家设定好了,什么都不用管,比较省心。”

  走进黄建柱家里,挂在客厅一角的温度计显示18摄氏度。“这会儿电暖气没烧,是昨晚蓄的热,你看这不还管着事呢。”黄建柱说,家里更换了智能电表,可以按峰谷电价差别计算。在供电所台区经理的指导下,他找到了最划算的使用方法:利用晚上低谷用电蓄热,白天散热保温。今年是首个用电采暖的采暖季,目前东兴村村民供暖室内温度多在17至22摄氏度之间。

  “搁往常,家里得烧煤3.5吨,按今年的煤价,得花2800元。”黄建柱掰着手指算起了账:眼看一个月用了将近1000度电,预计整个冬天需要用电6000度,按照峰谷时段比例计算,除去政府给予的每度电0.2元的取暖补贴,取暖费1500元就够了。政府对采暖期居民进行补贴,低谷电用户每度电只需负担0.1元。

  国网廊坊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杨振琦介绍,今年,廊坊市将三河市、香河县、永清县域内235个村街划为“电代煤”区域,共涉及73992家农户,由政府和电网公司共同完成“电代煤”改造。其中,户表及以上部分的改造,如电杆、线路、变压器台区等,由电网公司出资建设;户表以下工程,如户内线路改造和电采暖设备等,由政府出资改造,用户不用承担任何改造费用。

  电能替代,预计减少燃煤21万吨

  “煤改电”使城乡居民生活变得更加清洁便捷,也让天空变得更蓝。今年,按照每户冬季电采暖用电量为6000千瓦时进行测算,廊坊“煤改电”73992户预计年产生替代电量4.5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2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8万吨,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0.8万吨。

  走进廊坊市特殊教育学校,一阵热气扑面而来。特殊学校是专门为聋哑残疾儿童开办的学校,实施“煤改电”改造后,学校全年即可减少燃煤约97.44吨,减排二氧化碳173.48吨,二氧化硫5.22吨,氮氧化物2.61吨。国网廊坊供电公司结合中小学校取暖特点,推荐采用智能硅晶电采暖系统和智能动态蓄热式电暖器。碳晶采暖技术电热转换效率高达98%以上,而蓄热式电暖器可以利用峰谷电价,两者结合可以兼顾温度适宜和经济用电。今年廊坊市域中小学燃煤的清洁替代规模化应用达到558户。

  “工程创造单日103处施工现场,1440名施工人员参加建设,是历年配网工程中单日施工规模之最。”杨振琦说,施工季正是暑季和雨季,煤改电工程昼夜不停。为了保障供暖效果,廊坊公司自主研发配网工程管控APP,高(低)压引线制作等工厂化预制操作台,应急电源快速接入装置等新技术应用,有15项成果正在申报国家专利,是历年单项配网工程创新成果数量之最。

  据了解,目前采用的应急电源快速接入装置,10分钟内即可恢复供电,确保“煤改电”村街冬季取暖期间线路及配变台区设备故障停电时电取暖设备的连续运行,实现了停电不停暖的运维差异化管理。在“煤改电”示范工程台区处还安装了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能实现在线实时监测。


  《 人民日报 》( 2017年12月24日 10 版)

    财经要闻

    外媒:人民币发出对美元石油体系第

    资讯排行

    1. 公安部:全国立即开展酒驾整治行动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