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

个股不停砸盘有因:业内称信托资金去杠杆不会“一刀切”

来源: 上海证券报 发布时间:2018-02-02

新闻配图

金苹苹

2月的首个交易日,沪深两市震荡收跌,盘中多只个股出现闪崩。部分市场人士认为,鉴于此前信托公司被要求停止开展设有中间级的结构化证券投资业务,导致信托资金降杠杆,在部分股票下跌接近平仓线时,引发个股大幅抛售的异常表现。

信托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监管部门确实曾口头通知,要求降低此前被过度放大的结构化配资业务的杠杆,但考虑到剧烈去杠杆会引发市场波动,监管部门其实给众多机构留了缓冲期,降杠杆不会“一刀切”。

在近日的市场调整过程中,盘中闪崩个股的数量明显增加。方正证券的一份策略报告统计发现,去年12月1日至今年1月31日,剔除行业基本面变化引发的持续性大跌股票,有30只样本标的个股在盘中突然出现大幅下跌甚至跌停,其中去年12月有16只,今年1月份有14只。

该报告指出,30只标的个股中仅有4只个股的前10大流通股东中没有信托资金,其余26只个股的流通股股东中均出现信托资金的身影。

部分市场人士认为,此前信托公司被要求停止开展设有中间级的结构化证券投资业务,在去杠杆的压力下,信托持股首当其冲成为被抛售的对象,个股闪崩频现。

“1月份确实有部分信托公司接到当地银监部门的口头通知,被要求停止开展设有中间级的结构化证券投资业务和单票配资业务,但我并不认为这是导致近期市场部分个股闪崩的主因。”华东地区某家此前开展了相关业务的信托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

据了解,此次监管部门叫停设有中间级的结构化证券投资业务,即俗称的夹层场外股票配资业务。而另一种被叫停的单票配资业务,则是融资方通过设立信托产品去持有某一只股票。这些业务模式均通过设置中间级变相放大了劣后级受益人的杠杆比例,监管部门叫停此类业务,也是担心在高杠杆背景下,一旦市场调整,此类业务容易造成个股股价剧烈波动。

另一家华南地区的大型信托公司人士向记者透露,市场上开展相关配资业务的信托公司并不是主流。“此前由于券商资管降杠杆,超过1:1杠杆比例的配资业务,都无法和券商的系统对接,因此行业内很多信托公司并没有开展此类业务。”

该人士预计,目前市场上信托资金持有的股票,无论涉及的账户数目,或者说杠杆水平,远未到2015年清理配资时的程度,市场不应过度恐慌和解读。“目前市场的调整,应该是在消化前期快速上涨积累的浮盈,加上业绩披露窗口期个股风险有所显露,使得调整相对剧烈。因此,近期市场部分个股闪崩,更多源自市场恐慌情绪,放大了个股波动。”他分析认为。

华东地区某信托公司人士表示,虽然叫停了相关配资的新增业务,但对于存量部分监管并未实施“一刀切”模式进行处理。而是根据各家公司现存业务的规模,要求不同的信托公司在不同时间期限内完成自查清理。“一般业务量大的要求6至7个月清理完毕,业务量不太大的,则要求在2到3个月内完成。”

该人士认为,此举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信托资金在降杠杆过程中引发市场波动,希望以较为平缓的方式进行。“据我所知,之前信托公司和融资方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退出或清理的过程应该是相对平稳的。”

编辑:于勇

制作:何永欣┃ 图编:比由

    财经要闻

    人民币汇率一个月暴涨3.5%:八大问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