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宏观经济 >

央媒:即将公布的经济和金融数据成影响降准时机重要因素

来源: 澎湃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9-04-03

继3月29日就降准不实消息进行辟谣之后,4月2日,人民银行办公厅官方微博央行微播再次转发中国金融新闻网题为《成方街时评:给金融市场上的造谣者提个醒》的文章称,央行也已就此事正式致函公安机关,请就此次编造发布虚假信息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近两日,市场上关于“是否降准、何时降准”的讨论再次升温。业内人士表示,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具备一定空间,但是降准具有一定数据驱动特征,未来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和金融数据成为影响降准时机的重要因素。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分析影响降准的重要因素,可以结合本轮降准的政策目标来进行,央行降准具有一定程度的数据驱动特征。他表示,本轮降准的主要政策目标包括:一是作为逆周期调节工具,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二是保障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即这两项指标不能明显低于名义GDP增速;三是保证流动性合理充裕,即维持2018年下半年以来货币市场利率围绕政策指导利率窄幅波动状态,以“宽货币”支持“宽信用”。换言之,当前影响降准的重要因素可概括为:一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是否明显加大,前三个月信贷、社融及M2增速是否显著低于政策目标,以及当前市场利率是否明显高于政策指导利率。

他表示,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趋缓,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的背景下,4月央行降准的迫切性有所下降。但若下周公布的3月金融数据反弹乏力,央行仍有可能在月内实施降准,例如通过置换当月中旬到期的MLF等方式,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支持实体经济融资条件改善。他同时表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具有较为明显的“以我为主”特征,对冲国内经济、金融收缩压力是主要目标所在,美联储政策转变对国内是否降准影响不大。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也表示,降准出发点仍然是基本面。目前宽信用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金融数据、实体数据出现了一系列分化,下一次降准政策的落地很可能会等待一季度实体和金融数据的公布,如果数据仍然体现出实体经济疲弱,降准将较快推出;若一季度数据有所回暖,降准政策可能会延迟到二季度末以应对年中流动性需求。

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表示,虽然4月降准的可能性很大,但目前降准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平衡增长和通胀之间的关系,而是更看重平衡增长和资产泡沫之间的关系。“3月29日、4月1日股市状况都十分火爆,如果这个火爆行情持续的话,监管部门反而会对降准更加警惕,延迟降准时间表。作为一个比较有力的经济刺激政策,会担心降准更刺激股市行情,从而出现人造牛市,积累风险。”赵庆明说。(降准预期升温业内认为时点尚待观察)

 
 
 
 
 

    宏观经济

    特战劲旅“血狼”:开启面向未来战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