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港澳台 > 财经展会 >

中銀王春新:大灣區將成為人民幣走出去動力

来源: 大公网 发布时间:2018-06-06

  中銀香港發展規劃部資深經濟研究員王春新(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攝)

  大公網6月5日訊(記者 邵淑芬)中銀香港發展規劃部資深經濟研究員王春新表示,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總量已排在全球灣區的第二位,預計在2025年超過東京灣區,20年後大灣區的經濟總量更可趕上東盟十國。他指出,2017年中國「一帶一路」貿易總額為一萬億美金,估計2030年增加到三萬億美金以上,同時在中國的外貿佔比上將由2017年的27%增加到40%以上,表現在貿易和投資上的實體經濟服務也會更加扎實。

  他坦言「在未來的十幾年,大灣區將會是中國外貿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動量。」在貿易與投資上,王春新稱,去年大灣區外貿總量為兩萬億美元,相當於中國內地外貿的一半;而2015年大灣區投資總量為2100萬美元,是長江三角洲的兩倍。王春新認為,大灣區在推動人民幣走出去方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平台,同時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帶一路」金融中心,是人民幣走出去的一個總動力。

  全國政協委員劉炳章預期,大灣區發展將進一步推動國家改革開放,並對人民幣國際化起催化作用,指屆時大灣區的自由度及開放度將是「大到我地唔信」。專業界方面,他認為未來專業服務與內地交流將更加暢通,而香港法律及會計人才可為「一帶一路」及大灣區帶來服務。他又指,落馬洲河套地區發展對深圳及香港而言均十分重要,指兩者合作是可受惠於「一國之利,兩制之便」。

  他表示,人民國際化可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指現時人民幣用於國際支付及結算的比例仍小,指香港可於人民幣結算、投資及儲備貨幣方面再做多些,推出更多人民幣計價服務,如債券、大宗商品期貨合約等。

  江蘇政協委員張玥相信,大灣區的設立將是一個令香港再次騰飛的機會。他表示,香港在大灣區中傑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將會更加穩固,同時大灣區包含的城市也是香港和澳門實體經濟發展和國際科技創新發展的一個動力中心。

  在粵港關係上,張玥指出,粵港之間的合作將會更加緊密。香港在法律制度、金融制度、金融監管的成熟度等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同時香港也是國際資金聚集最多的地方,而內地則具有人口基礎、技術創新基礎、實體產業基礎。在競爭與合作的關係上,他認為香港與內地城市合作大於競爭,「大灣區擁有地理優勢,各個城市互補性很強,利於各地發展。」 

    财经展会

    香港競爭力獲評為全球第二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