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特区政府推出多项措施协助港青北上大湾区发展,包括初创企业配对资金,图为一班在深圳前海创业的年轻人对事业成功感到十分雀跃 资料图片
大湾区创业资金与门路缺一不可!青年发展基金(YDF)今年推出新创业资助计劃,与非政府组织(NGO)以资金配对形式,最多打本60万元予港青北上创业。负责加强政府青年发展政策的青年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刘鸣炜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配对资金最快今年第四季批出,通过审批的创业青年将有资金到手;但他强调“钱并非最重要”,资助计劃亮点是提供全面支援,帮助初创企业“少行冤枉路”,尽早寻到内地投资者、合作夥伴及客户。
政府近年全力支持青年双创,即创新及创业。青年发展基金自2016年成立起,已资助约100个青年团队创业,大部分至今仍然运作。随着中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劃纲要》提倡港青到大湾区创业发展,基金今年三月推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劃”。其资金配对比率由2:1上调至3:1,即政府每出资三元,配对的NGO须提供一元。每支初创团队可获的资助金总额,由原本的45万元,增至60万元。
NGO报名月底截止
“大湾区为有意创业的港青带来黄金机会。”刘鸣炜形容,新计劃是“YDF 2.0”,已回应有意北上创业的港青诉求。配对资金加码,初创毋须担心创业早期营运开支,可尽早物色新投资者、合作夥伴。他举例,Uber、Deliveroo等独角兽,成功的主要因素是有庞大资金注资。相比本港投资者普遍投资金融债券、房地产,内地大湾区近年创业气氛较浓厚,港青北上创业,特别是金融科技等範畴,能更易物色投资者。
不过,刘鸣炜认为,“计劃笔钱(资助)不是最重要”,重点是向初创提供一站式、全面的创业支援。过往有港青反映北上创业遇上种种难题,例如註册公司、开设银行户口等手续办理,还有不熟悉内地法律法规等。因此,计劃须提供相关支援,以及协助建立商业网络等,协助他们少走冤枉路,尽早落户企业孵化器,开展业务。
“YDF 2.0”现阶段正接受合资格的NGO报名,本月30日截止,NGO年内将物色资助对象。刘鸣炜预期,配对资金最快於今年第四季批出。他又认为,港青自幼在中西结合的环境成长,培育出极具国际化的视野,正好是北上创业的独有优势。
助联繫内企孵化器
不过,他提醒港青必须有创业的心理準备,“与打工不同,创业并非朝九晚五,须每天工作24小时,做老闆无得迴避。”他建议有意创业的港青,要多花工夫理解内地潮语文化、消费习惯等,从而认识内地与香港消费者的不同特性,有助将业务打入内地市场。
去年参与过资助试行计劃、今年有意申请参与“YDF 2.0”的香港青年联会,主席蔡德昇称,“无论是深圳、广州搞科创,抑或到中山、珠海开舖卖港式蛋挞,港青北上创业重点在於有人脉”。青联已联繫内地的不同企业孵化器,蔡德昇预期,金融科技或生物科技的初创团队,可落户广州天河及黄埔孵化。至於广州及深圳以外的七个大湾区城市,则与内地企业孵化器龙头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