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四大建筑专业学会促请政府建立土地储备 大公报记者林海莹摄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正谘询公众的18个觅地选项中,填海方案讨论较多,四大建筑专业学会昨日表示,不反对维港以外填海造地,认为是较快地大规模发展的可行选项。四会并促请政府建立土地储备,1200公顷短缺只是基本要求。
多管齐下 愈多愈好
建筑师学会、测量师学会、园境师学会、规划师学会昨日举行联合记者会,就觅地公众谘询提出三项原则性意见,包括认同专责小组所指,现时可供发展的土地供应短缺,政府应建立土地储备,并以发展宜居城市为目标。建筑师学会会长陈沐文称,四会共识认为,造地应该“多管齐下、愈多愈好”,确保有足够土地供应及稳定楼价。
问及对填海选项的建议,陈沐文称,若涉及收回土地条例,往往需时较长,但“海的资源不属于私人,相对(其他选项)来说,能较快提供一个大规模造地”,例如沙田、大埔及东涌均是填海制造出来。他称作为参与土地建设的专业人士,知道每个选项都有限制和不确定因素,选择时“唔系好似点心纸,剔钟意食边样嘢就得”,希望社会以开放务实的态度,考虑各个造地建议。
港四分一土地 填海造出来
测量师学会会长郭岳忠、规划师学会会长龙小玉均认为,“在维港以外填海绝对是一个可行的选项”,香港四分一可用土地都是填海造出来,但指出要考虑选址、规模及用途等问题。
园境师学会会长兼土地专责小组成员许虹称,现时讨论是否支持填海“言之过早”,学会暂未有立场。她认为无论是填海或发展郊野公园边陲,最重要是尽量不要破坏环境。
四大专业学会将于公众谘询九月结束前,就个份选项各自发表意见书。测量师学会会长郭岳忠称,四会昨日联合发表意见,是针对一些原则性问题,“想大家知道,成个建筑界系有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