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军事 > 要闻速览 >

双机高速飞掠 歼10绝招吓退窜东海美谍机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6-13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6月13日讯 7日,中国2架歼10战斗机在东海空域,成功迫退1架美国RC-135侦察机。在拦截时,中方战机采用双机伴飞夹击战术,在符合专业和安全标准下,以约0.8马赫的高速掠过美谍机,令对方未及作出规避动作下,被震撼了一把,“例行任务”失败返航。

  长期以来,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都使用歼11B/BH或苏30MKK等重型战斗机进行远距离升空拦截作战,主要是是作战半径大,挂弹多,很少见到歼10在拦截驱离作战中出现,因为歼10要达到1000公里以上的作战半径时,需要至少携带2个副油箱。不过,现在歼10也开始主动走向远海,执行拦截任务。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报道,在7日,中国2架歼10战斗机成功拦截了1架美空军RC-135侦察机。

  据美军方对美媒称,这次拦截是发生在中国东部海区,当时美军的RC-135正在执行“例行任务”。

  美方声称的“例行任务”,应该就是RC-135利用自身的高性能天线,进行持续电子讯号搜集,包括普通无线电信号到基地和潜艇之间的超长波通讯等。而此时2架歼10突然以“极高速度”飞掠美军机,让它来不及做出任何规避动作。虽然双方约有30米距离,但超高速双机掠过两侧产生的气流颠簸也足够美军机难受。一般RC-135的工作高度都是在5000到8000米,所以战斗机引起气流扰动是很容易的。

  不给拦截对象规避时间

  不同于歼11采用的双机伴飞夹击战术,歼10这次采用的战术是双机高速掠过,显然警告意味更上一层。由于歼10是中型战机,在进行攻势拦截作战中显然在近距离展示武装上不占优势。一般歼11至少会携带2枚“霹雳10”红外格斗导弹,2到4枚“霹雳12”中距空空导弹,作战半径接近1500公里;歼10要想达到1000公里以上的作战半径,需要在重挂点携带2个副油箱,机翼下只能携带2枚“霹雳10”或是“霹雳12”,看起来显然没有歼11具威慑性。所以歼10驾驶员选择了一个更具攻势的动作,以0.7到0.8马赫的速度,高速掠过RC-135,这可以说,RC-135刚听到告警说歼10来了,还未及确认目标做规避动作和机动就被震撼了一把。不得不说这次拦截,歼10驾驶员确实是高手,扬长避短发挥己方专长,最大程度地震慑对手,美方机长继续执行任务的信心自然没有了,随即返航。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该RC-135可能是针对中国094核潜艇回航,特别过来搜集电子讯号的。094核潜艇是中国战略重器,此番首次巡航太平洋引得美方高度关注,由于诸多隐蔽措施让美方没法获得出航时的状况,所以美方力图在094核潜回航时收集到有用数据。鉴于此,中方更不能让其得逞,所以歼10采用如此积极的攻势也就不难理解了。

  

  图:美国RC-135侦察机具备空中加油能力/网络图片

  美国空军自去年5月以来,至少在日本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部署了三种战略侦察机,它们的用途一个比一个敏感。

  部署在嘉手纳基地的主要侦查力量是美空军第82侦查中队,主要配备的机型是RC-135V“联合铆钉”。这款侦察机是目前美军最大的空中电子监听平台,如果飞到东海中线以西空域,就能在240公里的距离上,收集中国一侧的电子信号。这款飞机的监听能力相当强大,中方一侧的语音通话信号、电子设备发出的数字信号全部都可以进行监控,按照美方说法,甚至可以近乎实时通讯的能力回传美军地面站进行情报分析。

  相比于“联合铆钉”,RC-135S“眼镜蛇”用途侧重于偷窥。这款侦察机外观上和RC-135V几乎难以区分,但在机首后部相控阵天线上方有三个开口,是用来收集光学信号的。“眼镜蛇”主要任务是收集弹道导弹发射情报,可跟踪导弹弹头的飞行状态,收集、处理和分析导弹制导的电波频率及相关信息,在418公里外精确地确定导弹的发射点、导弹发动机的熄火点,并精确计算出导弹的轨迹和茬兜I。

  还有一款是代号“不死凤凰”的WC-135核武器侦察机,它可谓“嗅觉灵敏”,技术含量比前两者更高、更神秘。它可以通过机载极精密特殊过滤器和采样器搜集大气中的放射性粒子,从而推断核武器爆炸当量,或是一个国家的核武器制造情况。比如2004年8月,曾在朝鲜上空检验出“氪85”放射性气体。由于该气体是一种自然状态下不存在的放射性同位素,因而美军断定它是在切断废旧核燃料棒后提取钸过程排放到大气中。 (新浪网)

  “天脉”机载操作系统定型

  图:战机飞行员在检测操控系统/网络图片

  战斗机的机载操作系统(RTOS)是指任务运算时间和准确性以及多任务之间的协调,对飞行安全至关重要。中国自主研发的机载操作系统“天脉”近日获得定型,打破了国外对同类产品的垄断,提升了中国航空武器装备的自主化水平,是中国在基础软件研制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此外,“天脉”能兼容现役战机使用的系统。

  系统自主化提高安全度

  机载操作系统作为一款嵌入式操作系统,追求的是实时性、稳定性、安全性。目前,美国风河公司的VxWorks系统广泛运用在通信、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其在美国的F16、F18、B2等战机、X47无人机,以及各种导弹、太空探测器上都有应用,中国国产战机也有可能使用类似系统。然而,对中国军工来说,外国产品的安全性是极其脆弱的,为了提升航空主战装备自主化,中航工业计算机所攻关研发国产机载操作系统“天脉”。

  《中国航空报》近日首次报道了“天脉”系统。报道称,长期以来,中国的基础软件产品一直依赖国外,但大量事实证明,国外操作系统存在缺陷和后门,机载操作系统作为机载电子设备的核心和基础,是关系到飞行安全的关键产品,能否实现完全自主化,常常被看作航空主战装备能否实现自主化的标准之一。

  实时操作系统时序的准确性非常重要。RTOS普遍采用称为“时钟节拍”的方式来产生精确时序,时序可看作是实时系统的脉动。在RTOS所有任务的调度都基于这个“时钟节拍”产生的中断来实现。

  据介绍,“天脉”的竞争对手直指Vxworks操作系统,该系统2002年开始研制,2008年取得总装备部型号立项。“天脉1”和“天脉2”系统分别在2010年和2013年通过空军软件测评中心的定型测评,2014年6月,天脉产品完成了数个军工单位的试用;2014年7月,完成了“天脉1”和“天脉2”的国家定型。

  现役装备可移植代码

  据介绍,在中国国防装备中曾大量使用国外商用系统,如VxWorks等。而“天脉1”提供VxWorks兼容包,大幅降低用户在VxWorks上已有应用的移植工作量,移植代码改动比例不大于4‰。

  《中国航空报》称,2011年以来,“天脉”系统推广至39家单位,培训近500名嵌入式开发人员,交付用户近千套,广泛应用于各种航空或非航空电子设备,涉及军事装备、民用飞机等嵌入式信息化电子设备,已展示出广阔的运用前景。特别是“天脉2”作为中国唯一的分区操作系统产品,在航空内外的新一代综合电子领域已经得到有效应用。

    要闻速览

    “南海行为准则”框架获批准 专家

    资讯排行

    1. 新闻现场·台湾:左右夹击!警方封路抓毒贩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6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