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红蓝两军装甲旅在“标准化”战场上检验实战战法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据7月25日讯 综合新华网、中国军网报道:“跨越-2016·朱日和”系列演习是中国陆军领导机构成立后组织的首个重大演训活动,此次演习中,来自五大战区陆军的五个合成旅依次亮相。系列演习分为指挥对抗、实兵对抗、综合检验等三个阶段。按照战备等级转换、远程投送、战场机动、组织战斗、战斗实施、实弹检验、复盘检讨与总结七个步骤实施。
“跨越-朱日和”军事演习正式名称是“陆军合成旅集中检验评估”。红蓝两军在“标准化”战场上较量,检验编制、战法和训法,演习围绕实战化展开,强调实战化导向。
蓝军换装新型装备
今年的蓝军旅换装了96A式主战坦克,07式双35自行高炮、12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等新型装备。
中国陆军各大集团军目前都至少有一个摩步旅、或装甲旅,仍然使用59式坦克、63式装甲输送车为代表的老式主战装备。这些部队在未来战场环境下还能不能发挥一定作用,未来如何实现这些部队的现代化?可以说,这是朱日和演习的主要课题。
“跨越-2015.朱日和”参演的东部战区1军某旅还开着62式坦克,但他们当时已有一个营能实施“空中骑兵”作战,在作战中,虽然配属给他们的陆航兵力没有比别的部队多,但毕竟是对台作战主力军,该旅面对“装备精良”的“重装”敌军,也是打得不错了。
今年军演采取抽签方式确定参演顺序,在被确定为第一支参演队伍后,东部战区陆军第1集团军某装甲旅于7月初开始,编排17个梯队,机动2000多公里,于7月11日顺利完成战备等级转换和远程投送,路程远、强度大、保障复杂,都是对部队实战的考验。
在一系列演习中,所有的行动都不做虚攻,不做假动作,都是按照实战化要求进行,部队的警戒、伪装、指挥行动等都贴近实战情况。
红军准备远程机动
也就是说,第一场战斗的过程和结果要带入到下一场战斗中,转换时间非常短,筹划时间非常短,这考验的就是部队的连续作战能力和指挥员的快速筹划能力,这是今年最大的一个特点。
7月20日,参加第二场对抗演习的红方部队第26集团军所属合成旅在应对防敌空中火力突击、敌卫星过顶、小股敌人袭扰等20多种复杂“敌”情中,全员全要做好远程机动的准备。
26集团军是继南部战区第1集团军后第二支赴朱日和参演的红军部队。“沂蒙旅”为轻装摩步旅,装备79式坦克,在朱日和面对已经换装96式坦克的蓝军,结果将拭目以待。
红军战损50%突破防线
据新华网报道:“跨越-2016.朱日和A”演习于19日开始进入实兵对抗阵地进攻战,红军战损近50%才突破蓝军防线。
凌晨2时,红军部队─东部战区第1集团军某装甲旅按作战部署向蓝军阵地方向开进,为重型装备开辟出6条通路,兵分三路对蓝军发起进攻。
96A坦克破障前行,实施精确打击,后方炮火实时掩护,步兵战车出击,蓝军前沿阵地浓烟四起。红军部队8架直升机在蓝军阵地后方机动降落。为了避开蓝军打击,红军机降点选择在蓝军阵地右后翼约5公里,这个距离有点远。机降目的是和前沿进攻力量对敌形成夹击之势,如果机降后不能迅速击敌,等于功亏一篑。不过,红军展现了超强的作战能力,没用多长时间就到达蓝军阵地,此时蓝军两面受敌。
红军前沿部队奋力搏杀,突破了蓝军右翼一线阵地。此时统计显示,红军战损近50%。
对抗异常激烈,演习导演部不停给红军增加压力。8时59分,导演部给红军下达临机情况:红军航空兵与敌空战中,一架飞机被击毁,飞行员伞降并发出求救信号,令红军迅速派出精干力量组织营救。
红军指挥员丁炜表示,临机导调增多,要求指挥员具备更高的现场决策能力。
红军一架飞机在武装直升机掩护下,向伞降飞行员所在地飞去。看到飞机起飞后,导演部再次下达新情况:蓝军空军释放烟幕弹,15分钟后,释放第二波次烟幕弹。
营救行动展开并不顺利,指令在传输过程中被误读,红军费尽周折终于找到目的地。
战斗继续进行。红军集中兵力向蓝军核心阵地发起攻击,蓝军调整作战部署猛烈还击。
10时20分,根据战场态势,导演部宣布:红蓝首战对抗结束,转入下一行动演练。
小资料:亚洲最大军事训练基地
朱日和战术训练基地隶属中国陆军,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朱日和镇。朱日和基地以电脑为平台,集导调监控、战场仿真、辅助评估、综合保障、基地管理等“五大系统”为一体,是中国陆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合同战术训练基地,也是亚洲最大军事训练基地,占地1066平方公里(香港总面积为1104平方公里),主要担负的任务是组织师、旅、团级部队完成合同战术演练,协同装甲兵和其他兵种进行技术、战术训练,可展开军师规模的实兵演习。(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