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日,以“追梦空天”为主题的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在长春举办\中新社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9月3日讯 综合凤凰网、中新网、新浪网报道: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马晓天9月1日在长春出席空军开放活动时表示,中国空军已进入转型阶段,要建立一支攻防兼备的强大空军。他还透露,“中国空军现在的远程打击能力比过去有很大的提高,将来还会有更大的提高。我们现在发展新一代远程轰炸机,将来你会看到的。”
马晓天(图)在空军航空大学接见了今年入学的1100馀名新飞行学员,勉励同学们励志空天,强军报国,把人生的抱负奉献给祖国的空天。他说,空军在几十年来保卫祖国领空的转型中不断发展,现在进入到转型阶段,正处在由量变积累到质变跨越的关键时期。建设一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强大空军,是空军近期和未来一段时间内转型建设的目标。
对于关注中国军事的人来说,中国研发远程轰炸机的消息并不陌生。早在2014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第601所就展示一款新型隐身轰炸机的模型。
可携弹30吨航程逾万公里
对于中国新型轰炸机的发展,内地军事专家尹卓曾表示,未来中国的战略轰炸机必须具有隐身及远程攻击能力。现役的轰6K是在轰6基础上改进而来,虽然经过更换引擎、改造机体及武器增强等现代化改装,作战半径达三四千公里,但仍然只是中程中型轰炸机。
尹卓称,战略轰炸机携弹量至少二三十吨,应当具备洲际或准洲际飞行能力,作战半径达五六千公里,最大航程要达到1.2万公里,并可通过空中加油进行全球飞行。此外,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要求战略轰炸机具备很高的隐身性能,并能够超音速飞行。尹卓认为,新型战略轰炸机必须具备隐身能力,保证其在较强的航空火力下解决有效的空防。携载的武器应当以远程巡航导弹为主,因为现在对手的航空火力都很强,轰炸机要能在歼击机的作战半径外实施攻击。
对于未来中国的战略轰炸机的设计,有分析认为,目标可能是类似美国B2飞翼隐形轰炸机,但最终决定研发方向的是中国自身的战略需求。
从作战需求来看,中国战略轰炸机主要肩负突破第一、第二岛链,对敌对国家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主要军事据点进行战略打击,这使得它应当具备如下特点:首先是作战半径要覆盖第二岛链,因此作战半径必须超过4000公里。其次是必须要具备较大的武器载荷。
性能指标或接近美国B2
目前全球现役战略轰炸机的设计主要是美国B1、俄罗斯图160等传统构型和美国B2的飞翼式构型,从未来的作战需求来看,传统构型的轰炸机已无法满足隐身性能的要求。
参考B2的数据指标和中国轰炸机的性能需求来推测的话,未来中国战略轰炸机各方面指标应当接近B2,这并不是说中国新轰炸机的技术水平要低于B2,而是从满足中国实际需求出发的现实考虑,并非飞得越远,载弹量越大越好,性能与需求达到平衡点才是最佳选择。
隐身战轰呼之欲出
对于关注中国军事的人来说,中国研发远程轰炸机的消息并不陌生。早在2014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第601所就展示了一款新型隐身轰炸机的模型。2015年11月26日,《中国航空报》在关于中航飞机研发中心的报道中就透露:该中心解决了背负式锯齿形并列双发大S弯进气道等一系列国内领先的关键技术,不断提升总体气动设计能力。这种进气道也是美国的B2隐身战略轰炸机使用的进气道,具备较高的隐身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