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悬挂于母船机翼中央的“太空船二号”\资料图片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10月7日讯 据观察者网报道:像坐飞机那样遨游太空是人们的梦想,也是航天科学家的不懈追求。可以像飞机一样平稳起降,又能如火箭一般冲破地球束缚的飞行器,是未来实现“太空航班”的理想载体之一。中国方面已经公布了在研制的多种方案,如今,这个篮子里的型号又多了一款。这架太空飞机最多可搭载20名游客,并在一天之内飞抵太空边缘。这种运载能力将大大降低游客成本,预计一次太空飞行的费用只需20万美元左右。据悉,太空飞机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应用。
国际科学周刊《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网站10月3日报道称,就连中国也无法抗拒太空旅游的吸引力。据了解,一家有政府背景的中国机构正在研制巨型太空飞机(原文为spaceplane,泛指航天飞机和空天飞机)。这架太空飞机最多可搭载20名游客,并在一天之内飞抵太空边缘─其承诺搭载游客的人数大大超过目前任何其他商业宇航公司。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CALT,简称火箭院,即航天一院)的专家最近在墨西哥瓜达拉哈拉举行的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ICA)上称,该院已设计出简单的整体式太空飞机,其设计旨在搭载更多的乘客。该研究院的设计团队在报告中写道:“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对太空飞行感兴趣。”报告还称,该项目对老板和商人非常有吸引力。
采用垂直起飞
据称,他们已设计出一款可依靠自身动力起飞的带翼火箭。这使其有别于英国维珍银河公司的“太空船二号”(Space Ship Two),后者必须通过运载母机携带至一定高度才能发射。
CALT设计团队的负责人韩鹏鑫说:“太空飞机将像火箭一样垂直起飞,并自动在跑道上着陆,不需任何地面或机载设备的干预。”
该团队已设计出两种版本的太空飞机。第一种的重量为10吨,翼展6米,将能搭载5名乘客,以最大6马赫的速度飞行至100公里的高度─这是太空飞行正式开始的高度,并进行2分钟的失重飞行。
飞行次数达50次
而另一种放大了的版本:翼长12米、重量达100吨的太空飞机预计可搭载20名乘客,以8马赫的速度飞行至130公里的高度,并进行4分钟的失重飞行。这款机型还能在外挂火箭的帮助下将小型卫星送入轨道。韩鹏新说,这种运载能力将降低游客的机票价格。
设计团队希望太空飞机可被反覆使用,因此每架飞机的设计飞行次数将达到50次。韩鹏新说,太空飞机的试飞时间已被提前。他说:“试飞将在未来两年内完成,几乎所有的地面测试已完成,测试中全部子系统运转良好。”他表示,预计一次太空飞行的费用将在20万至25万美元之间。
两个月前,CALT所属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披露,正在研制组合动力飞行器项目,未来普通人上太空的成本和门槛将有望大大降低。组合动力飞行器是一种集成涡轮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多种动力的飞行器。
CALT研发中心副总研究师张永介绍,组合动力和传统的火箭动力相比较而言,它是一种新型动力,从广义上来讲,就是把不同的动力形式组合到一起就叫组合动力。张永表示,计划利用3-5年的时间掌握相应的关键技术,在2030年左右实现应用目的,达到亚轨道应用和入轨应用这种模式。目前不知这个项目与前述太空飞机是否是同一个项目,但二者的相似性较高。
往返飞行器成发展热点
可执行航天发射任务,并多次重复使用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飞行器,可在地面机场水平起飞,具有廉价、安全、便捷、机动等优势,成为国际上天地往返运输领域的发展热点。今年9月12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也披露了将于2030年完成试飞的空天飞机项目“腾云工程”。
腾云工程对应空天往返飞行项目,突破以组合动力、机体/推进一体化技术为代表的核心技术,完善试验设施建设,建成空天飞行器技术综合研究体系。据了解,空天飞行器从机场水平起飞,在大气层中加速爬升;到达30至40公里高度时一二级分离,一级水平着陆返回;二级继续爬升进入近地轨道,完成运输任务后再入返回。该工程涵盖多项关键技术,包括结构和热防护、气动外形设计、组合动力系统等。
腾云工程计划在2020年完成组合发动机模态转换技术验证飞行试验;2025年完成关键技术攻关;2030年完成两级入轨空天飞行器技术验证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