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军事 > 要闻速览 >

女兵赴非洲维和:枪炮声就在耳边响起,但她从不畏惧

来源: 央广军事 发布时间:2018-12-05

“为了祖国别家乡,万里踏征程。

我的青春无悔,为国出征,无上光荣!”

在赴南苏丹维和的前一晚,刘俊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段话。谁都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丫头竟然做出了一个如此不平凡的决定——出国维和。

在很多人眼中,“维和”就是危险的代名词,而“非洲”更是贫困战乱的化身。但当这两个词叠加在一起时,刘俊没有退缩。她知道,接受维和任务就一定会承担风险,但如果放弃此次任务,肯定会留下终生的遗憾。

刘俊执行武器禁区巡逻和外巡护卫任务

付出,更有收获

“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我刘俊,扛枪为人民。”2014年9月,刘俊豪气万丈地抛下这样一句话,收拾行囊离开家乡,穿上了军装。

最为宝贝的长发被剪掉时,她眼睛眨都不眨,但当她3000米跑落在最后、条令条例考倒数第一时,这个豪爽的北方姑娘却红了眼眶。从军之路根本就不像刘俊刚开始以为的那样轻松,她刚刚迈出第一步就遭到了现实的重击。

“刘俊,加油!别人都可以,你也能行!”她时刻用这句话激励自己。战友们比拼体能时,她总是比别人多跑一圈,多做几个俯卧撑;战友们背条令条例时,她也会默默地多背上几分钟。

从体能落后到“体能达人”,从条令白痴到“记忆王者”,她实现了从“丑小鸭”到“野天鹅”的华丽蜕变。

刘俊进行射击训练

危险,但却光荣

2017年8月,当听到所在部队接到组建第四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的任务时,刘俊的内心充满期待,对于她来说,这一定会是军旅路上别样的风景。一番思考后,她把决心出国维和的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却给了刘俊完全不同的反应。

同大多数的父亲一样,刘俊的父亲对她的决定表示完全赞同,父亲对刘俊说,当兵就是要大干一场,这条路就是要走得轰轰烈烈,才更有价值。

但母亲的反应却让刘俊犯了难。听完刘俊的话之后,母亲迟迟没有回应,直到深夜,睡得迷迷糊糊的刘俊被手机铃声吵醒,打开手机,一条短信躺在刘俊面前:“俊俊,咱们不去好不好,妈妈害怕,妈妈不能没有你。”

看完这条短信,刘俊的眼眶湿润了。她告诉母亲:“妈妈,维和危险但却光荣,这也将会是我一生中最正确的决定。”

这场母子之间心灵的博弈,终究以母亲欲言又止的妥协而告终,但刘俊怎么也忘不掉送别时母亲转过身悄悄抹泪的场景。

刘俊和她的战友

辛苦,但却值得

“我在黄沙漫天的非洲大地。”2017年11月,刘俊赴非洲后不久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配图是满面尘土仍旧笑容灿烂的她和战友们。朋友们看到这个倔强的小姑娘灿烂的笑容,反而更加心疼。

“俊俊,你黑了。”

“俊俊,你们那里都没有水?可以洗头发吗?”

“俊俊,你在那边是不是吃的不好,都瘦了。”

面对朋友的关心,刘俊大方地表示她在非洲生活很好,组织上关心照顾她们,尽全力为她们提供最便利的条件,只是刚刚执行完任务回来,还没来得及梳洗。听到这些,朋友们才放下心来。

刘俊在维和装甲车前

在非洲的日子里,刘俊和战友们住的是简易改装的集装箱,吃的是炊事班烹制的简单而营养的餐食。她执行过武器禁区巡逻任务,也参与过短巡护卫,在她心里“上岗就是上战场”,所有的维和任务都神圣而光荣。

有没有危险?有的,战火无数次在眼前点燃,枪炮声无数次在耳边响起,死神一次次擦肩而过。但是这个倔强的小姑娘,没有退缩过。

她不仅工作认真负责,在生活上也对非洲的人民关爱有加。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刘俊碰到一个连衣服都没有的小男孩赤着脚在村子里走,这个场景让她无比心疼,她亲自为小男孩缝了衣服,这是她第一次做针线活,手还被扎破了好几次。

刘俊执行武器禁区巡逻和外巡护卫任务

2018年11月,刘俊与她的战友圆满完成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载誉归国。她说,在非洲维和的生活虽然辛苦,但却很值得。因为她为自己的青春涂上了一抹倔强的蓝色!

来源:央广军事

作者:张亚宁 崔东浩

编辑:杨杨

编审:王亮

    要闻速览

    女兵赴非洲维和:枪炮声就在耳边响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