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锦溪镇政府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签署乡村振兴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发展战略、乡村规划、产业发展、经济转型、镇村建设、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古镇保护等领域开展多层次、多模式、可持续的战略合作。
“对接融入上海是锦溪打造健康休闲小镇、田园稻香小镇、崇文书香小镇的内在需要,是建设‘水美锦溪’、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锦溪镇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锦溪最大的优势是生态及人文,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必须发挥乡村独特的禀赋,通过整合水乡生态、民俗文化、创新资本和经营管理理念等各种资源要素,因地适宜,用现代手法“复原”乡村生活,实现乡村振兴。
抢抓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机遇,锦溪依托生态人文底色,在项目、平台、校企合作等方面不断深化与上海对接的深度与广度。记者了解到,早在2014年,在谋划祝甸自然村改造,让村庄得到永续发展之时,锦溪镇党委政府便与上海乡伴文旅集团结缘,联手启动祝甸古窑文化园项目建设,并通过“微改造”把废弃砖瓦厂改建成祝甸砖窑文化馆,随后还打造了乡伴·计家墩项目,通过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在文化传承上留住乡村的“魂”,在宜居宜业上留住乡村的“人”,锦溪乡村振兴也开启了新篇章。
“今年,我们还多次前往上海宝山区顾村镇及南汇、青浦、奉贤等地考察学习,希望通过学上海精细化管理之长,补锦溪不足之短。”该负责人说,目前锦溪与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等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乡村振兴产学研战略合作、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合作、同步磁阻电机的电磁特性研发等项目合作。
未来,锦溪将充分利用上海大院大所、各大高校及相关科研机构的智囊力量及专业平台,立足锦溪的生态人文优势,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基准,充分挖掘锦溪镇乡村发展的新动能,布局锦溪镇乡村振兴战略总体发展定位和目标,并谋划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制定有效的发展措施和分期实施计划,指导和支撑锦溪镇乡村振兴的实现,进而促进锦溪城乡的有机融合发展,展现锦溪乡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