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日前,我市制定出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在三年时间内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大力实施田园综合体、农业龙头企业、高效农业、特色田园乡村和美丽乡村、富民载体、农旅融合、文化引领、生态环境建设、乡村人才建设、党建特色阵地等“十个一批”重点项目,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区。
【方案解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也是昆山“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两个标杆’前列”、全力争当“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先行军排头兵的重大任务。
根据方案,到2020年,我市要实现以下主要目标:现代农业园区建成面积超过12万亩,高标准农田占耕地比例达到75%以上;重点培育10~12个特色田园乡村,创建2~3个省级美丽村庄、74个苏州市三星级康居乡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在1.9:1以内;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基本完成7个被撤并乡镇的综合提升,重大城乡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覆盖,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达100%、行政村百兆光纤宽带覆盖率达100%、环境整洁村达标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0%、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5%;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0%;城乡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达90分以上,公众安全满意度达92%以上,创建省级文明村17个。
产业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未来三年内,我市将从优化“四个十万亩”产业格局、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创新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优化集体经济发展质量、创新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6个方面着手,提升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统筹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
人才队伍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支撑。我市将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2020年,将新增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800名、新增认定新型职业农民600名,新增昆山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继续放大农民创业小额贷款、种养业贷款效应,确保每年发放创业小额贷款3亿元以上;大力实施农村“头雁工程”,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抓好村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实施乡土人才发展计划,挖掘培养身上有本事、手中有绝活“田秀才” “土专家”“能工巧匠”“文化传人”以及“时代乡贤”等各类杰出人才,新评定各类昆山市乡土人才60名。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中,我市将实施移风易俗倡导、志愿服务提升、家庭美德、优秀文化传播四大工程,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塑造新时代村民。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是关键。为此,我市将加快农业绿色发展,加强村庄环境整治,推进美丽镇村建设,重点培育特色田园乡村,严格城乡空间规划管控,多措并举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同时,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大精准帮扶力度,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等,推进乡村组织振兴,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