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工程公司在参与我市桥路改造工程过程中,因失信行为被判定为资格审查不合格,失去参与资格。原来,该公司曾因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被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列入失信黑名单。我市与上海嘉定区共享信用信息数据,让该公司“一地失信,两地受限”,不仅展示了我市信用工作对接上海的成效,更让信用惩戒显露监管威力。
去年以来,我市信用办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定位要求,严格按照省、苏州市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紧紧围绕我市对接融入上海重点任务清单,在推进长三角地区信用合作共建工作中,坚持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实践,与上海市嘉定区在产业发展、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旅游等重点领域开展跨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合作,完善区域协同发展合作新机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健康环境。截至目前,我市与嘉定区信用办已共享14497条信用信息数据,其中社会法人信用信息3299条、自然人信用信息11198条,进一步推进了嘉昆两地企业基本信息、资质资格信息、良好信息、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信息的共享交换。
我市还加强与嘉定区信用办沟通,建立信用管理部门领导合作会商协调机制,研究制定《嘉昆太三地失信黑名单共享惩戒实施方案》,深化信用领域合作。同时,构建嘉昆联合惩戒合作机制,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明确两地将对失信黑名单的主体实施市场性、行业性、社会性约束和惩戒,列为重点监控和监督检查对象,将信息通报金融机构,作为其评级授信、信贷融资、管理和退出的重要参考依据。
除了跨区域联合奖惩,我市在卫生计生、旅游等领域也实现了信用对接共享。如今嘉昆两方已建立联席工作机制,签订《防范和打击无证行医工作合作协议》。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则通过省公共信用平台向“信用长三角”平台共享2018年度旅游领域信用信息,并邀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对全市各旅行社进行诚信服务现场调查,全力支持嘉昆“信易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