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2018年全年污染防治攻坚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18年我市优良天数达181天,同比增加13天。新闻发布会还发布了我市2018年水环境质量状况、土壤环境状况等。 优良天数同比增加,4项指标改善率领跑全省 2018年,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58,同比下降9.4%;PM2.5年均浓度为59微克/立方米,达到省定目标(69微克/立方米)要求,同比下降14.5%;PM10年均浓度为104微克/立方米,达到省定目标(113微克/立方米)要求,同比下降11.1%;优良天数181天,优良率为54.2%,同比增加13天。以上4项指标的改善率均居全省首位。 我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3项气态污染物年均浓度分别为19微克/立方米、43微克/立方米、1.3毫克/立方米。其中,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同比下降24.0%和13.3%;二氧化氮小幅上升2.4%。 全市空气质量排名出炉 城市区: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好到差依次为:龙门园区、伊滨区、吉利区、高新区、洛龙区、瀍河区、涧西区、老城区、西工区 PM10浓度由好到差依次为:龙门园区、吉利区、洛龙区、瀍河区、伊滨区、高新区、涧西区、老城区、西工区 PM2.5浓度由好到差依次为:伊滨区、吉利区、高新区、瀍河区、西工区、龙门园区、老城区、洛龙区、涧西区 优良天数由多到少依次为:龙门园区、伊滨区、瀍河区、吉利区、高新区、西工区、洛龙区、涧西区、老城区 9县(市):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好到差依次为:栾川县、嵩县、汝阳县、洛宁县、宜阳县、孟津县、伊川县、偃师市、新安县 PM10由好到差依次为:栾川县、嵩县、汝阳县、洛宁县、孟津县、宜阳县、新安县、偃师市、伊川县 PM2.5浓度由好到差依次为:栾川县、嵩县、汝阳县、宜阳县、洛宁县、孟津县、伊川县、新安县、偃师市 优良天数由多到少依次为:栾川县、嵩县、汝阳县、宜阳县、洛宁县、新安县、伊川县、孟津县、偃师市 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质全部达标 2018年,我市地表水国、省重点监控的7个断面全部达到省考核目标,6个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在我市重点监控的13个断面中,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断面的比例为61.5%,地表水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为7%。全市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 偃师、伊川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突出 根据全国土壤污染普查结果,我市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2.2%,高于河南省4.69%、低于全国16.1%的平均水平(全市共布设点位123个)。从污染程度分析,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超标率分别为5.69%、1.63%、0.81%和4.07%。在地域分布上,南部山区栾川、嵩县、汝阳和洛宁等县的污染程度高于其他县(市)区,偃师、伊川部分区域问题比较突出。 兑付群众举报奖励资金7.5万余元 2018年,市环境污染举报中心通过12369环保热线电话、微信“12369环保举报”公众号、lyhjjb12369@163.com邮箱和群众来信来访共受理举报9754起,其中通过12369环保热线电话受理8802起。截至2018年12月31日,核实举报属实的4229起,奖励390起,共计兑付资金7.5万余元。 (洛阳日报记者 李三旺 通讯员 黄媛媛) |